2018年
LNG进口到岸成本较2017年有明显推涨。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9月21日,LNG进口到岸成本推涨至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去年同期价格为5.6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涨幅高达95%,几乎是翻倍的增涨。
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
天然气需求旺盛是导致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由于要预防2018年冬季再次发生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中石油等国家主力单位在进入第二季后边开始进行储气、限气等一些列工作,保证今年供暖季的供应稳定。从而使得国内天然气市场出现了“淡季不淡”的行情。旺盛的需求导致中国乃至亚洲的LNG到岸成本逐渐走高。
自7月30日以来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挂牌价格在5300-5700元/吨,在一系列综合销售优惠下,贸易商对中海油天津的采购价格多在4300-4500元/吨附近。而目前中海油天津的一手贸易商实际气源销售价格集中在4000-4500元/吨,采购和销售价格之间多存在50-300元/吨价差,这部分亏损便是由一手贸易商来承担。其实不仅中海油天津,今年进入八月以来北方各个接收站的一手贸易商均有亏损销售的状况,部分贸易商月度亏损额度达到百万元以上。
造成LNG贸易市场目前现状原因便是:
国际LNG价格和国内LNG价格联动性不足。虽然目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0%,但是国内LNG是市场化定价,基本面的供需关系是决定其价格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亚太地区LNG现货价格在8月内上涨3美元/MMBTU(合人民币月1050元/吨),而北方沿海省份LNG现货价格却仍旧在4000元/吨附近波动,进口商无法顺利完成价格传导,选择与分销商共同承担价格亏损。
而背后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业者看好冬季市场,赔钱为保证冬季时拥有稳定气源。进口LNG气源在冬季国内天然气供应短缺的背景下,能够以稳定的增量形式存在。因此贸易商为了保证冬季LNG接收站给予他们稳定的气源,在销售淡季仍旧愿意接受高于市场价格的采购条件,不惜赔钱销售。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业者认同冬季天然气市场缺口较大,LNG作为不受价格管控的补充气源,今冬是否仍旧能够复制去年一吨破万的“天价”?
目前已经明确的是,中石油东部公司采暖季的供给燃气公司非居民非管制气源在门站价格基础上浮38%,非居民管制气源在门站价格基础上涨20%。如此以山东地区为例,燃气公司若完成同幅的价格传导,终端工业用气则会上调至3.72-5.1元/立方米不等,折合LNG吨价约5400-7300元/吨。在均衡量以外,东部公司的调峰量和额外量均不对下游用户(工业或民用)做区分,按照交易中心最近日的最高成交价格执行。
上海交易中心LNG价格预测: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今年将不对管道天然气进行竞价。仅对LNG以“液来气走”的形式进行挂牌竞拍。所谓挂牌竞拍,即中石油以进口LNG现货的成本价格挂牌,用户仅报用气量。因此国际LNG现货价格将对调峰量和额外量价格起到参考作用。
目前市场对冬季LNG亚太现货价格比较保守的预计在13美元/百万英热,在包含了关税,仓储等费用后,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约在5500元/吨左右。北方接收站的出货价格也至少会在5500元/吨附近。
在三桶油一系列的保供措施下,倘若即使今冬天然气供应紧张程度不高,LNG价格将会在5500-7500元/吨附近。若今冬市场缺口较大,市场LNG价格维持在7500元/吨以上水平的可能性较高。
LNG进口到岸价格高 企业供应成本增加
除去供需基本面之外,国内原油价格的不断推涨,带动了LNG价格走高。国际原油市场在OPEC减产;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一直处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据了解,目前布伦特已突破80美元/桶大关至81.2美元/桶,较2016年初不足30美元/桶的价格翻倍增涨。国际
天然气价格走势与国际原油有比较密切的相关性,受原油不断推涨带动,进口LNG价格亦逐渐走高。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迅速,发改委和能源局等制定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指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仍有上升空间。而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国际天然气的供需关系从供应宽松平过渡到供应紧平衡的状态,国内LNG到岸成本或呈现逐渐走高的局面,我国天然气的供应成本将有增加。天然气经营企业要运筹帷幄,提前落实气源,在保证供应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