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立足老区稳产,通过坚持做好全方位保障,持续提升措施有效性,积极探索排采新工艺,扎实推进稳产上产,最大限度发挥
气田生产能力。1~8月,气田焦石坝老区综合递减率达7.92%,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9%。
坚持做好全方位保障,应对老区递减更从容。
针对低压低产井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涪陵页岩气公司从基础保障入手,在管理源头发力,不断强化全天候全员应对老井管控机制。
做好全天候应对。建立快速应对体系,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气田信息平台和生产调度24小时专人值守,织密全天候“管控”网。强化日度保产机制,做到日分析、日安排、日落实,确保气井问题早发现,工作落实日兑现,恢复产量有贡献。突出快速联动效果,采取公司专业部门随机抽查,采气各项目组定期检查,承包商单位每日巡查三级联动,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做好全方位应对。一方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气田常态化分析制度,采取生产与研究、地质与工程一体化分析思路,建立包含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基层单位、外协单位一体化的全方位应对机制,持续开展月度、季度动态分析。另一方面坚持“保护高产井、稳定中产井、优化低产井”工作思路,开展专题分析与月度分析相结合,单井分析与区域分析相结合,分析与实施相结合,不断深化气田点、区、面三层次的精细及分类气藏管理,为老区控递减做好全方位保障。
持续提升措施有效性,稳产技术支撑更牢固。
产量逐渐递减是气田开发的必然规律。涪陵页岩气公司不断深化页岩气井开发规律及生产特征认识,多措并举、分类施策,持续提升老井控递减措施有效性。
增压开采全面开花。提前制订《
涪陵气田2019年增压开采方案》,持续扩大增压规模,年度增压开采的集气站从早期规划的22个增加到53个。1~8月,气田累计投运增压站31座,年措施增气3.3亿方,较年初计划提升1.39亿方。
气举复产及时有效。2019年,压缩机气举的工作重点由低压老井复产转向水淹潜力井复产,气举有效性持续提高。1~8月,气田累计实施气举98口井190井次,有效率82%,措施年累产气近1.2亿方。
柱塞采气不断扩大。在2018年乌江南高产水区柱塞排采工艺试验区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该工艺适用条件;2019年有序推进焦石坝区块中低水气比、江东区块中水气比、平桥区块柱塞排采。1~8月,新增柱塞井18口,措施有效率上升至86%,累计实施34口,措施年累产气近1亿方。
同心管完井亮点呈现。针对
气井生产后期低压阶段积液问题,开展同心管排采和“同心管+”组合排采试验,有效提高气井的携液能力。4口同心管排采试验井,恢复产能13万方/天,措施累产气近0.13亿方。
积极探索排采新工艺,气田上产动力更充沛。
涪陵页岩气公司坚持“引进、集成、应用、创新”思路,进一步加强采气工艺新技术攻关,开展了多种排采新工艺试验,为气田上产增加了“新利器”。
开展电潜泵排采试验。焦页93-2HF井是江东深层区块的一口评价井,2019年3月由于高产水影响,无法自喷生产。2019年4月开展电潜泵排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目前,阶段累增气已达230万方。
开展射流泵排采试验。焦页143-5HF井是白马常压区块的一口评价井,试气阶段无法自喷,5月开展射流泵排采试验,目前该井日产气5万方,为白马评价井试采奠定了基础。
开展增压加泡排复合开采试验。针对焦石坝部分中高产水增压气井,在焦页50#、64#集气站实施排采措施与增压组合工艺后,气井实现连续稳定生产。两个集气站的产气量由措施前的13万/天上升至23万/天,单井生产时率提高13.6%,累增产气量492万方,为低压中高产水气井改善生产效果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