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展的是‘七通一平’工程的场平工程,经过我们与芜湖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场平工程在2月21日现场正式复工,所有机械进场施工,这也是大桥经济开发区年后第一个现场开工的项目。”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清洁能源公司安徽长江液化天然气公司副总经理汪俊生介绍说。
日前,记者来到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施工现场,见到挖掘机和运输车正忙碌地作业。
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作为国内首座内河LNG接收站,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转型发展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安徽省省级调度重大项目,建设意义重大。
“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主要包括罐区和港区两个建设内容。罐区一期建设两个10万立方米LNG储罐,换算成天然气是1.2亿立方米。后方预留40万立方米LNG储气能力。港区设计为两块,一块是港口的五个泊位,另外一块是陆域的集装箱堆场。”汪俊生介绍说,“按照安徽省去年天然气用量,我们这两个储罐的储量能供全省使用8天。”
为了减少疫情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清洁能源公司提早谋划,积极与当地政府进行对接,按照“早返工、早隔离、早返岗”的原则,提前对复工人员进行隔离。目前,除一人是湖北籍未到岗外,其余人员已全部完成隔离返岗。虽然施工时间紧任务重,但工程质量不能降。“现场场平施工的是一期530亩土地,直接关系到后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下一步施工进场的进度。为保证施工质量,我们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实行过程的联合监管,对施工结果共同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该公司建立旁站制度和现场巡查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我们日常重点对现场四个方面进行监管,确保场平工程符合验收标准。”该公司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沈龙吟介绍,一是监管回填土的质量,现场如发现一些建筑垃圾、渣土之类,要求清除出场。二是对现场两万五千平方米的沟塘区域的淤泥清除情况进行监管。三是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对现场遗留的建筑物基础、构筑物基础进行拆除。四是查看施工单位是否将现场腐殖土、大树根、淤泥土等清除出场。
据了解,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建设内容,下一步还将建设配套的管线,包括芜湖干线、合肥干线、大桥支线等,最终实现与主干网和城市燃气贯通,实现气化外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项目详勘工程、陆域接收站初步设计、修建性详规、环评报告、通航安全技术报告等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