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门口的气瓶整齐摆放着,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核对检查,这些气瓶不久将被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这是8日下午,记者随烟台市城镇燃气领域安全生产指挥部来到栖霞市永兴液化气有限公司看到的现场情景。
“他们厂的气瓶管理一直都做的不错。”市城市数字化服务中心燃气科科长崔金义说道。记者了解到,气瓶管理体系又叫气瓶充装台账,主要用于对气瓶本身的追踪,而钢瓶使用前的登记备案则保障了接下来一系列的生产和使用。“一个合格的气瓶是液化气厂安全生产的关键。”
进入厂区,市城市数字化服务中心燃气科工作人员鞠秀锋告诉记者,厂区虽然进行了区域划分,但依旧存在部分问题。“他们的充装生产区与辅助区之间并没有实体高的2米围墙进行防护。并且我们还发现充装区的铺地橡胶并没有做静电导出措施,墙壁上的电线也未采用防静电的金属套设备。”充装区存在的问题,仅仅是厂区内安全隐患的一部分。
随后,记者随工作人员来到室外的生产区。鞠秀锋告诉记者,生产区不允许种植容易积存液化气的低矮灌木等植物。“大量的气体积存,容易起爆炸,这个区域又和灌区相连,存在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距离’”。
记者了解到,大型气罐的最外端距周边围墙应在15-20米,距离建筑物应在40米,但现在的距离目测却仅有5米,明显不符合要求。此外,灌区的人体静电释放设施也部分不符合规范要求。“他们仅仅是使用了最普通的金属设备,并不符合静电释放设备要求。”检查结束后,指挥部工作人员向当地燃气安全监管部门反馈了问题,并责成其监督企业限期整改。
崔金义告诉记者,此次突击检查,是想深入了解各企业是否将安全生产中的法规、标准、规程等牢牢掌握。“在安全生产上,应该避免“经验举措”,‘安全’就应该是讲规矩、讲法条、讲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难保安全。”
据了解,自5月以来,市城镇燃气领域安全生产指挥部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条主线,加压奋进,强化措施,攻坚克难,确保燃气安全用气宣传、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督导检查等,截至目前,市级层面组织检查组84个,累计督导检查企业146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300多项。自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以来,燃气行业已累计实施行政处罚8次,金额10.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