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17时33分,历时8小时25分钟,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一标段最后一条定向钻穿越管道(小五站河651米)回拖成功,至此,一标段项目“三穿”工程全面告捷,11条定向钻、40条顶管穿越工程全部完成,穿越总长度11.895公里,为项目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施工现场
◎一标段“三穿”工程完工
科学规划
精准倒排工期应对汛期
为规避汛期风险,北方项目管理中心七台河项目分部深入分析把握当地7月16日至8月15日防汛关键期的气候特点,精确倒排工期计划,建立“双线并行”工作机制,同步推进防洪评价与等级公路施工许可的办理,设定硬性节点——“三穿”工程必须在2025年7月15日前全面完工,为汛期来临预留充足安全缓冲期。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实施“一河一策”“一路一方案”的精细化策略,组织参建单位联合踏勘,依据河道的水文特征及等级公路的技术要求,编制差异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实行“一点一策”精细化管控,确保每个施工点都有量身定制的技术方案。
◎现场检查
创新管控
建立全流程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全流程、双预控”质量管控体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环水保等单位成立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委员会,实行“三个必须”管理原则: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现场踏勘、必须实地复核,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比对分析,保障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的吻合度达到最高。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双关”制度:严把测量放线关,确保穿越轴线精度;严把工艺参数关,对关键参数实施动态监控。通过全过程、多维度的质量管控网络,实现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现场踏勘
◎严把质量关
安全守护
精细化安全环保管理
聚焦定向钻穿越地层不确定性、顶管施工土体扰动等高风险环节,建立“一风险一预案”防控清单,通过“三级包保”纵向压实责任、“两级网格”横向细化单元,形成“点—线—面”立体防控网络,实现风险点专人盯守、作业线全程监管、施工面全面覆盖。同步构建“人防+技防”双控机制,对泥浆处置不规范、安全用电等问题实行“零容忍”管理。针对环保敏感点,落实泥浆循环利用、防渗收集池及应急物资配置,通过“盲演+实战”结合开展泥浆冒浆应急演练,确保环境风险全程受控,推动全员责任与全流程标准穿透式落地。
◎回拖施工现场
◎监控回拖情况
党建引领
组织优势转化为建设动能
分部构建“党建联建+技术攻坚”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建设动能。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实行“1党员+2技术骨干”包保责任制,党员牵头管理,带领团队24小时盯控导向孔钻进、扩孔、回拖等关键工序,确保穿越精度零误差。党建联建作用充分发挥,全体参建将士在黑土地上共同彰显了能源建设的使命与担当。
◎顶管施工现场
◎党员先锋队冲在前
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连头、试压的攻坚阶段,管沟回填、地貌恢复及场站阀室预制等后续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接下来,七台河项目分部将通过优化工序衔接、统筹资源配置、加强过程管控三位一体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推进,全力冲刺全线贯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