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中旬,铁岭昌图县所有经安全检验的合格钢瓶均已实行实名制,全部附铭牌,县域内液化气填充企业只对挂牌钢瓶进行液化气充装,昌图县从源头上筑牢安全屏障。
针对今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燃气管道、瓶装液化气爆炸事故,昌图县纪委监委深刻汲取教训,把监督挺在前面,督促推进深入治理瓶装液化气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昌图县纪委监委提前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监督提醒,督促其制定瓶装液化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对现有的46000余个各种型号的液化气钢瓶进行全方位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建议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2家液化气充装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并对县域内液化气填充企业建立的《气瓶检查登记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类似事故发生。
立足全县液化气钢瓶使用现状,县纪委监委第九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沟通,建议将源头管理和终端检查相结合,给检验合格的“黑户”液化气钢瓶上“户口”,并对未在户的钢瓶及时收缴,不定时调度了解工作进展,对工作推进缓慢的科室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落实、压实责任,一旦发现领导干部存在简单应付及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必将严肃查处。
县纪委监委第九派驻纪检监察组以“四不两直”方式走访大中小型餐饮单位及路边摊,通过明察暗访,对排查出的瓶装液化气钢瓶运输、搬运和使用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及实际使用期超期等安全隐患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