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上海洋山“能源岛”的国内首套、世界最大规模的冷能发电装置完成并网发电调试,并成功通过性能及可靠性试验。该装置不仅有效开发利用了多余冷能,也填补了我国在冷能发电领域的空白。这一凝聚着申能集团旗下上海LNG公司申能人智慧与汗水的科技创新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液化天然气简称LNG,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放出的热量很大,是一种先进能源。位于上海洋山LNG接收站的国内首套世界最大规模的冷能发电装置日前完成并网发电调试,成功通过性能及可靠性试验,有效填补了我国在冷能发电领域的空白。
这一国内首台套冷能发电装置,能在每小时气化200吨液化天然气的基础上,利用冷能发电2000-4000千瓦。不仅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利用了液化天然气的优质低温冷能和海水的低品位热能产生电能,还能够实现“发电运行”和“旁路气化”模式无中断切换、“一键式”启停,操作便利。目前该装置已成功通过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各项指标均达标。
申能集团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冷能发电项目经理金罕:“发电装机容量为468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2400万千瓦时。发的电是我们整个接收站生产自用的,占了我们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发电模式改变了传统电厂以煤或天然气为热源的模式,从而有效降低发电产生的碳排放,有望实现“零碳电力”。
申能集团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钟君儿:“在我们的这套装置当中,海水提供了热能,然后是LNG提供了冷能,每年节能7000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约10000吨。”
据介绍,零下160摄氏度的液化天然气蕴含大量高品位冷能,一座规模每年6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年释放的冷能相当于14亿千瓦时的电量。如果能因地制宜加以利用,节能环保的效益显著。
目前,上海在实现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零”突破的基础上,还在探索研究小型燃机电厂冷热耦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方案,加快液化天然气冷能高效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