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鹏LNG接收站电缆桥架更换项目(第一阶段)的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该项目应用安全PDCA法(循环管理,即将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体系)进行动态管理,为项目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监理测试电缆桥架接地性能
电缆桥架与工艺安全
大鹏LNG接收站电缆桥架主要包含梯级式桥架和槽式桥架,梯级式桥架主要用来敷设动力电缆,负责为整个接收站的设备供电,提供动力;槽式桥架用来敷设控制电缆,如仪表电缆、光纤等,负责控制整个接收站的工艺系统。
桥架里面的电缆犹如人身体里的“血管和神经”,是接收站工艺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作为防止电缆受到外界因素损坏的保护壳,电缆桥架的可靠完好对接收站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大鹏LNG原先使用的玻璃钢电缆桥架因其使用年限较长,部分构件已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经过勘查研判,维修电仪团队计划将电缆桥架更换为具有优异耐腐蚀性的304不锈钢桥架。
槽车站区域试行更换作业
5次优化项目施工方案
接收站电缆桥架更换项目涉及面广、施工难度高、作业队伍人数多,不论对接收站的安全可靠运营,还是对现场队伍的管理,都有一定挑战。
大鹏LNG维修电仪团队充分应用PDCA动态项目管理方法,不断提升现场对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水平,将施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可控制的范围,保证了质量控制过程具体有效,现场施工安全受控。
在项目准备阶段,维修电仪团队经过大量论证分析,认为项目主要风险在于更换桥架过程中可能会损坏正在使用的电缆,进而影响到接收站工艺系统的正常使用。
因此,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电缆的拉伸幅度,避免因拉伸幅度过大而拉断电缆,维修电仪团队对施工方案先后做了5次调整优化,最终确定的方案形成两个突破:一方面保证电缆固定不动,通过拆除桥架下面托臂的方式来更换掉玻璃钢桥架;另一方面为保证起吊的平衡,根据起吊面的受力特点由原先的3个吊点增加到5个吊点,进而保证了固定好的电缆下沉的幅度在安全范围内。
电缆修复应急演练
形成质量安全闭环管理
为确保施工方案万无一失,维修电仪团队专门挑选了槽车站的一段桥架进行局部更换,在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得到验证后,才正式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
维修电仪团队将安全管理理念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每天召开工作安全班前会,监督施工承包商按照施工方案所要求的工序开展现场工作,根据二级风险评估的控制措施来控制现场作业每个工序的安全风险,并引导承包商队伍“恪守安全、质量为本”,积极接受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第一时间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整改。
现场吊装作业
通过PDCA动态项目管理方法,大鹏LNG深练安全“内功”,确保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见效。项目施工未对接收站生产工艺造成任何影响,未造成任何人员安全事件,项目(第一阶段)的主体工程较原计划提前半个月完工,为接收站持续可靠的安全生产进一步筑牢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