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作为中国石化首个LNG接收站,积极开展数据电子化、业务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工作,“三步走”推进智慧LNG接收站建设,着力打造具备强大数据兼容和处理能力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为资源接卸、市场销售提供坚实保障。
生产运营配备“数据后盾”。2021年,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智慧运营平台正式上线,搭建了中国石化LNG接收站首个综合型三维平台,目前已集成了1.3万余项生产管理数据和上万个设备设施的基本信息,接入14套系统1万多个点位,实现了生产运营全流程数据的共享。
目前,该平台接入了150余路视频监控,通过制作近3万个现场区域及配套管线模型构建“三维场景”,实现了关键岗位人员实时定位、作业票人脸精准识别等功能,第一时间显示全场重点作业安排及进展情况,智能识别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以“互联网+安全”实现对场站的全面感知。
场区巡检新增“机器同事”。2022年,青岛LNG接收站正式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成为中国石化首家探索“有人值守、无人巡检”道路的LNG接收站。
目前,青岛LNG接收站已形成“巡检平台+智能机器人+激光云台”的无人巡检模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对工艺区近200个点位进行巡检,实现可燃气体检测、就地仪表示数读取、设备本体温度检测等功能。激光云台检测仪全天候监测LNG储罐罐顶及安全阀组平台甲烷气体含量。发生异常报警后,技术人员可通过无人巡检平台提前获取异常部位检测数值、现场影像等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泄漏隐患,“人机”协同巡检织密了现场隐患排查网。
风险防控引入“智能参谋”。青岛LNG接收站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西南董家口港,所处地区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海洋水文相对复杂,要全面考虑台风、暴雨、风暴潮及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响。为此研发的智能监测APP“海防通”可实时发布自然灾害预警,并给出防范措施。
2022年冬季保供期间,面对强寒潮天气,青岛LNG接收站通过“海防通”获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现场防冻防凝检查和应急保供准备,在半天内开启三期气化设施,单日增供天然气110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