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资讯 » 燃气聚焦 » 正文

做好岩芯研究,破解“深地密码”

日期:2023-09-25    来源:中国石化报  作者:王福全 朱维 刘景涛

国际燃气网

2023
09/25
09:2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岩石样品 西北油田 油气勘探

岩芯是通过特殊钻井工艺从地层中钻取的岩石样品,被称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探针”。

西北油田的岩芯库里,收藏着4200余口井的岩芯样本。近年来,随着被誉为“深地一号”的顺北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持续展开,很多超深井的岩芯资料也在这里安家。今年3月,顺北84斜井获得油气突破,垂直深度8937.77米,是目前亚洲陆上最深的“千吨井”,它的岩芯是岩芯库里的新成员。

这块生成于4.7亿年前、藏身地下9000米深处的岩芯样本,帮助研究人员解密岩芯里的“深地密码”。

每一块岩芯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就像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

西北油田的岩芯库于1999年建成投用,面积1.1万平方米,存放着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以及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等7个盆地的岩芯样本。

“这里有17万盒样本,累计长度34万米。”西北油田负责岩芯库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师王君奇介绍,“最早的岩芯样本生成于距今20亿年的前震旦纪,我们熟悉的恐龙时代是侏罗纪,比它还要晚十几亿年。”

从井场上拉运过来的岩芯样本,经过工作人员的仔细检查、复核,达标后才能入库编号、上架、建档。

王君奇从岩芯盒里拿起了一块编号为“17/43”的岩石样本,这代表什么呢?

今年3月,顺北84斜井在奥陶系鹰山组获得油气突破。工程技术人员钻到地质预测的油气发育层段时,在9000米以深的井段处,连续取芯3次。

与其他井的岩芯一样,从顺北84斜井取出来的岩芯运送到这里,经过切割、打磨、归类后,1/3的岩芯作为永久样本保存,2/3的岩芯放置在岩芯库里,供研究人员观察,或取样分析研究使用。

“岩芯取之不易,研究价值更高。很多岩芯的价值堪比黄金。”王君奇说,“每一块岩芯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

编号“17/43”,就是顺北84斜井在第1次取芯作业时,共获得岩芯43块,这是其中的第7块。

取芯不易,在顺北超深层油气发育段取芯,更是难上加难

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塔里木盆地还是“塔里木海”。沧海桑田,海洋中沉积的碳酸盐岩地层深埋在了数千米的地下,慢慢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塔里木盆地地质条件与世界其他盆地不同,地质结构复杂多样,油气藏普遍超深、超高温、超高压。

“取芯就是为了直接获得真实可靠的地下岩层的有关资料,通常取芯是在油气的发育段。顺北油气田超深井的取芯深度接近9000米,位置大多是在斜井段,这增加了我们取芯作业的难度。”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研究所所长于洋介绍。

在钻井作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分析钻时加快、气测升高等工程参数的变化,来判断钻头是否到达取芯位置。如果到达位置,则需要起钻更换专用的钻头和工具,再下钻进行取芯作业。

由于每口井的取芯要求和井下条件各异,取芯深度、长度及采用的工具、作业时间,均不相同。顺北油气田的油气藏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是世界上埋藏最深的油气藏之一,地层破碎程度高,取芯最大的难题是提高收获率。

收获率是指实际取出岩芯长度与钻进距离的百分比。收获率高,即钻孔中取出的样品多,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操作方法好、技术水平高。

为此,西北油田持续优化取芯钻头和取芯筒设计。

于洋和同事们对国内外破碎地层取芯工具展开广泛调研,针对顺北油气田储层破碎、易堵芯、掉芯等难题,从通过性、稳定性、强抓取、防堵芯、促保形等方面优化设计取芯工具,研制了适应顺北破碎储层的个性化保形取芯工具。他们采用长保径钻头,减少取芯过程中的钻头振动,保证岩芯平稳进入取芯筒;采用内壁更光滑的铝合金取芯筒,使岩芯入筒更加顺利,减少堵芯;底部采用双岩芯爪,减少上提过程中的岩芯掉落。

目前,顺北油气田整体取芯收获率由3年前的不足50%提高至98%。顺北84斜井在9000米以深的地段,取芯长度超过10米,作业用时不到9天。

现场取芯作业完成后,工程技术人员将全井的岩芯统一进行分装标注,转交给岩芯库归类存档。

来自地下9000米,生成于4.7亿年前的岩石,到底藏着什么信息

粗看顺北84斜井的岩芯,与顺北其他井取出来的岩芯并无多大差异,外表呈暗黑色,剖面呈灰色。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里面有细小的孔隙。

是不是岩芯中有这些孔隙就能证明这块地层含有油气?

“岩芯的研究是一门大学问,要借助很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这里面别有洞天,大有学问。”王君奇说。

为了解开岩芯里蕴藏的“深地密码”,记者走进西北油田实验检测技术中心,这里也是中国石化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所在地。

从事岩芯研究工作已经27年的实验检测技术中心岩芯管理所技术总监阳国进介绍:“这是顺北84斜井岩芯上的一小块岩屑,我们将它制作成厚度仅有0.03毫米的岩石薄片,这个厚度仅有普通A4纸厚度的1/3。不要小看这么小的薄片,它承载的信息量非常大。”

在研究人员的眼中,一块岩芯包含了很多的地质信息,比如,矿物学、成岩学、古气候、古地理、粒度分析、孔隙分析、物性分析等。

每一口井的岩芯都来之不易且无法增加,对研究所用的岩芯,也有着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管理要求。

制作岩石薄片所采用的原料,都取自岩芯的岩屑或者边角料。他们通过精心切割、打磨、烘样、粘贴等一系列操作,才能成功制作出一张薄如蝉翼的作品。

“通常,一口勘探井需要制作500~1000张岩石薄片。刚学习制作薄片时,不能精准地把握研磨剂的用量、稀稠度,以及手上的力度。”岩芯管理所员工陈丽宇介绍,现在她每天能制作薄片近30张。

岩芯分析人员借助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紫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设备和技术,开展多种类型岩石薄片的分析,全面认识油气发育段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矿物组成,以及敏感性矿物的类型、产状含量及分布特征。

阳国进介绍,岩芯研究需要宏观与微观同步展开。薄片分析只是针对岩芯的特性开展的微观分析,他们还要通过CT、核磁等设备,研究岩芯的宏观特性,分析岩芯的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等指标。

在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的油气大多是储藏在纳米级的细小岩石孔隙中,这就像在人的毛细血管中采集血液,研究难度大。

阳国进向记者展示了两块岩芯样品,他们通过CT扫描,得到了岩芯孔隙结构特征的分析结果。

图片上一块圆柱体形状的岩芯被红、黄两种颜色杂乱地填充。填充红色的空间为封闭孔,属于无效孔隙空间;填充黄色的空间为连通孔,属于有效储集空间。通过测算,这块岩芯的开放孔体积在七成以上,表明岩芯所处的位置属于油气储藏的有利井段。

在另一张图片上,被测试的岩芯只能显现一些微裂缝。这些微裂缝还被其他物质所充填。实验结论是,总体判断不发育,不利于油气生成或通过。

通常情况下,一块岩芯涉及的实验项目分为地质、开发两大类30余项,实验数据近千个。

岩芯分析人员将这些实验数据和结果输入大型数据库。地质、开发、储层等不同专业、不同项目的研究人员按需提取不同的数据和结论,为科研攻坚或在各项作业中更精准地制定方案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推动实现一口井、一个条带、一个区块,甚至一个新油田的突破或诞生。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