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泸州页岩气区块传来捷报——由湖南钻井分公司70859XN、70216XN井队施工的泸201H3平台,以日费率98.22%的优异成绩,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日费井”示范工程中实现钻井效率与经营效益双突破,标志着该公司在中石油外部市场服务模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破局突围 战略决策显担当
该公司领导班子面对川渝工区钻井市场的严峻形势,按照“内部提站位、强保障,外部讲效益、树品牌”的思路,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推进战略转型。经过对设备配置、业主保障、效益评估等要素的精准测算,利用该公司海外日费制施工的丰富经验,大胆创新尝试中石油“大包制日费井”模式,成为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国内首支进入外部日费井市场的队伍。这种将日费制与大包制有机融合的新模式,既保障了甲方核心利益,又实现了自身效益最大化,为后续外部市场开拓积累了经验。
高效协同 管理创新见真章
该公司牢固树立“成就甲方就是成就自己”理念,构建“二维一体”保障体系:横向联合甲乙方召开5次专项对接会,与现场工作组、监督组密切沟通,对设备、人员、保供情况关键点风险进行设别并加以整改的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互通有无,共同提升。纵向建立“小时-班组-井队”三级考核机制,将生产时效持续提升,目前施工的泸201H3-3/4井二开中完平均7.57天,较前期施工的自201H69平台二开中完平均11.01天,提前率31.24%。
井队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重点,推行“日曝光台”、量化日警告处罚机制,严格HSE绩效考核,让每一位员工做“守护安全的小卫士”,全方位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硬核保障 装备升级立新功
针对日费井“设备零故障”的严苛要求,该公司装备管理团队打出组合拳:现场推行一比一精准布局,提前筹划,现场实测井场尺寸,一比一还原设备布局,将5000米钻机现场空间用到极致。现场增配第四台泥浆泵,在满足甲方前期三台泵同时高负荷作业下,减少因设备检维修达不到甲方参数要求而损失的修理日费;因井队此前停待时间长,故在前期设备运转时,装备人员随时关注泥浆泵、顶驱、电控系统的工况,现场实行装备专家驻井指导+厂家24小时待命的“双保险”模式,及时“摸脉听诊”,解决现场实际设备困难,为高强度作业提供坚实保障。
对标提升 融合创新促蝶变
该公司针对性开展“跨界取经”专项行动,组织相关人员前往中石油日费井施工现场深度学习,通过“按指令精细操作、按节奏井口配合、按节点提前组装”的运行模式,实现日费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同时将中石油的特色管理经验和兄弟井队共享,有效弥补短板,推动整个工区共同进步。“心有所想、行必能至,力之所及、恒必有成。”湖南钻井分公司在刚承接日费井施工时就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持续攻坚创效。目前该公司正持续完善日费井管理模式,为攻坚外部市场创效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