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生产现场是安全管控的主战场,而“八小时外”则是安全管控的“第二阵地”。青海油田秉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安全管控链条从生产作业现场延伸至生活领域。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规范、严管严控等多种举措,织密员工“八小时外”的安全防护网,为油田安全生产筑牢根基。
双线突击严夜查,“师傅您好,请配合酒精检测夜查。”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井下作业公司深化“全员、全域、全时段”禁酒管理。通过“生活区+生产区”双线联动,采取“不打招呼、不固定时间、随机抽查”的突击检查方式,在花土沟基地开展酒精检测夜查行动。经过随机抽检,均未发现上岗前违规饮酒行为。
采油五厂严格按照限酒、控酒工作相关要求,常态化开展“杜绝酒后上岗,确保安全生产”活动,采取不预先告知、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岗位员工和承包商进行上岗前酒精检测,杜绝酒后上岗现象发生。
“通过扎实开展酒精检测工作,岗位员工对酒后上岗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真正将安全生产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摒弃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采油五厂生产监督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案例剖析鸣警钟
“大脑处理信息速度下降是酒后上岗最直接的影响。酒精阻断神经递质传递,原本需要0.3秒做出的应急反应会延迟到0.8秒。”“酒精会让手眼协调能力下降30%-50%,精密仪器操作出错概率翻三倍。”
井下作业公司结合油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行业内外因饮酒上岗而造成的事故案例,对重点管控人员详细讲解了酗酒和酒后上岗对个人健康、生产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采气一厂利用工作群、班前会、文件宣贯和日常谈心交流等方式,要求全体人员(含承包商人员)在涩北气田值守期间不得饮酒。同时,向驾驶员宣贯上下班通勤及节假日等时段的交通安全风险,组织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对安全行车、文明行车做出安全承诺,为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营造了良好氛围。
家企携手护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员工“八小时外”的安全管控,供水供电公司不定期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对顶风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查处,通报曝光。选聘政治素质高、业务素养好、群众基础好、品行作风优的党员、一线班组长、业务骨干作为“八小时外”监督员,发挥“前哨”纠偏作用,对员工出现的“八小时外”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督促纠正。
同时,班子成员包保个人,通过电话、视频连线等方式与员工家属开展谈心谈话,把安全管控从上班延伸到下班,从工作延伸到生活,切实把干部员工管好,把风险管住。要求家属担负起“家庭监督员”角色,用关心关爱筑牢员工“八小时外”的安全防线,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不断提高自我监督和约束能力,守好安全管控底线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