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北油田2024-2025供暖季总结会上,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西南热力队再次成为焦点:完成供暖设备上井111台次,累计安全平稳供暖6294天,覆盖西北工区所有区块,锅炉优良率持续保持90%以上,未发生一起因异常停炉导致的钻井生产事故,为西北油田增储上产做出了有力贡献。
从燃煤锅炉轰鸣到智慧供暖系统高效运转,从单点供暖到覆盖塔河油田生产生活全场景,这支中国石化系统内最早实现“煤改气”清洁供暖的专业队伍,用25年匠心服务铸就的“供暖长城”,累计实现平稳供暖16万天,不仅为西北工区冬季钻井提速提效构筑起坚实屏障,更赢得中石油等外部市场青睐,品牌价值持续彰显。
“破冰起航”:开启西北供暖先河
上世纪90年代,西北油气勘探开发因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漫长且极端低温,油气勘探开发作业常因供暖保障不足,面临设备冻堵、钻进受限等难题,开发进程严重受限。如何打破冬季钻井作业瓶颈,推动勘探开发高效有序开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2000年,西南热力队的前身——中南锅炉队应运而生。队伍成立初期,仅有30台套燃煤锅炉,服务范围局限于塔河油田主体区块钻井现场,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队员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开启了保障油气勘探开发供暖的征程。
燃煤老照片
2007年,为进一步提升热力保障能力以及发展需要,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整合中南锅炉队等各方资源,正式成立西南热力队。队伍设备规模迅速扩展至110余套,构建起覆盖塔河油田钻井、采油、生活区的全方位供暖网络,真正践行了“哪里有钻井队,哪里就有我们的锅炉房”的誓言。
首批队员回忆道:“当时设备简陋,工人轮流值守添煤,又脏又累,零下30℃的寒夜里棉袄结冰是常事。”尽管面临如此艰苦的条件,队员们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他们凭借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25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成功在西北工区供暖市场站稳脚跟。
转型发展:“领跑”清洁供暖之路
2018年,西南热力队积极响应环保与发展需求,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大力投入LNG模块化供暖系统,成功完成中石化系统内首个“煤改气”示范项目,彻底结束燃煤时代,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转型过程中,该队凭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研发返输气调压撬、远程监控平台等核心技术,实现热效率提升40%,年燃料成本降低25%,污染物排放减少90%以上,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更为行业清洁供暖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燃气升级”
面对钻井工艺的不断升级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该队将“实战练兵”作为核心竞争力,创新推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培训模式。夏季,组织设备拆装维修大比武,锤炼队员的技术实操能力;冬季,开展极寒环境应急演练,提升队伍的应急处置水平。通过这一模式,每年培养出10余名精通特种操作的多能型技工,为队伍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该队在转型“煤改气”的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广锅炉撬 + LNG集成撬模块化移动供暖。此外,他们自主研发的集成返输气调压撬、水泵试压装置、供暖管线专用吊篮等多项实用型装备在西北油田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供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彰显了其在转型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实力与坚定决心。
精益求精: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随着供暖规模不断扩大,该队面对施工作业点多面广、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积极打造高效智慧供暖系统,以革新升级与服务拓新书写着供暖业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他们借助物联网技术的“东风”,实现远程监控,如同为供暖系统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故障诊断响应时间大幅缩短70%,让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和解决。同时,建立起“一井一策”的精细化服务档案,量身定制56项运维供暖故障率牢牢控制在0.3%以下,为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筑牢了根基。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他们积极接收钻井队富余员工充实供暖现场司炉人员队伍,不仅盘活了内部人力资源,更实现了人员的优化配置,不仅让单井供暖成本下降15%,还解决了季节性司炉招工难的问题。
此外,他们还以“打造区域级冬季供暖保障标杆”为目标,积极推进服务模式变革,推出“供暖+”增值服务,为业主方提供设备健康管理、紧急气源保供、供暖系统维保等全方位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让服务更加贴心、周到。2019年开始,该队大胆跨出冬季供暖服务的传统领域,凭借多年来在供暖领域积累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主动承接西北油田采油厂卸油平台原油加热项目,成功开辟出年产值超数百万元的新市场,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