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低温罐区项目部低温乙烯罐建立液位,标志着低温罐一次投用成功。该30000立方米乙烯低温罐是中石油首个达到该容积级别的低温储罐设施,自6月11日首车乙烯卸车开始,经历了气相乙烯置换、液相乙烯预冷、BOG压缩机启动、冰机机组制冷循环等环节,历时7天,低温罐温度冷却达到-103℃建立液位,创造了低温乙烯罐投用的最快纪录,这一成功打通了项目工艺装置联动试车与投产运行的任督二脉,为生产装置的深度倒开车、低能耗开车、高水平开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迎难亮剑,匠心铸就
项目自2023年12月13日开工建设以来,低温罐区工程的施工过程充满了挑战性,项目团队面对复杂的工艺要求、严格的施工标准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始终秉持“寰球工程,永筑成功”的品牌承诺,科学组织、精细管理、绿色施工。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了北部湾高温多雨、地质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成功完成了罐体基础施工、安装焊接、保冷、试验等关键工序,特别是在内罐焊接环节,面对持续高温的严峻挑战,项目团队多措并举,在罐体内部加装了通风气扇、粉尘噪声检测仪和照明灯具等设施,不仅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还为焊接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完成仪表调试、压缩机单运等关键程序,高质量完成 "十完六交" 任务,实现了高水平中交。
低温引擎,储存中枢
作为液化气体低温乙烯与冷能的关键储存中枢,低温罐肩负着安全收储、稳定供给的核心职责。本次投料作业承担着项目开车前的核心使命:建立项目运转必需的超低温介质环境库,确保乙烯在-104℃以下的超低温环境中安全稳定储存。该过程技术难度极高,需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彻底置换,以高纯氮气对储罐本体及联通管道实施多轮吹扫置换,确保环境气体满足深冷介质要求;深度预冷,控制液相乙烯置换介质精确注入速率,逐步冷却罐体材料至极限温度,规避材料低温脆变风险;安全进料,在罐体及系统状态确认绝对稳定后,缓慢注入乙烯至预定工作液位。
匠心如炬,保障护航
为确保低温罐安全高效投入生产序列,项目团队预先启动了周密的安全保障程序。在严密监控下,精细操作的氮气置换流程彻底清除了罐体及管线中潜在的不兼容气体与杂质,创造了高纯度的“真空”作业环境。同时,低温罐配套的封闭式地面应急排放火炬系统6月5号一次性点火成功,熊熊燃烧的火炬如同站岗的哨兵,时刻准备着高效疏导投料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超压风险,为投料操作筑起牢不可破的双重安全防线。
党旗引领,破除坚冰
面对前所未有的施工精度要求、罐体材料极寒适应性挑战及大规模联调试压困境,寰球北京公司与六建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党建的强力赋能下,深度激活协同作战潜能。依托项目党组织构建的“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双方技术与管理核心深度融合,共享专业智慧,联合优化方案,以一体化设计管理优势和极致攻坚韧性,夜以继日连续攻克了材料深冷适应性验证、高压注入系统精密联动等难题,最终确保低温罐高质量交付并如期实现投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