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分公司固井研究所在元陆201H井施工中,通过“控密度-稳流变-降摩阻”三技术协同优化策略,为复杂井况的高效固井提供创新方案,成功“驯服”这一复杂地层,不仅攻克了水泥浆性能难题,更交出了固井优良率90%以上的满意答卷。
元陆201H井的复杂地层向来以“脾气暴躁”闻名,给固井施工设下重重阻碍。该区块受地层特性影响,井眼轨迹复杂,增加固井难度;因地层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水平段呈波浪趋势,可能造成井眼堵塞和坍塌;而井眼轨迹不规则与水平段波浪趋势,使起下套管时摩阻增大,给固井作业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复杂地层的“刁钻脾气”,技术团队决定从材料优选这一“突破口”入手。历经数十轮实验对比10余种加重剂,最终相中了自带降摩阻能力的球形加重剂。这位“得力干将”将水泥浆密度精准控制在2.14-2.16g/cm³,既平衡着地层压力,化解了复杂条件带来的压力控制难题,又降低因密度不稳定引发的漏失风险。
对于大斜度井段及水平段摩阻增大的问题,新型高分子减阻剂让泵压直降3MPa,实现了“流动如油、静止如岩”的出色表现,有效缓解了固井过程中的阻力,就像为作业打通了一条“顺畅通道”。
此外,为破解因井眼复杂可能加剧的深层气井气窜隐患,通过加入苯丙胶乳,使水泥石抗折强度提高3-5MPa,渗透率大幅下降,不仅成功“制服”了气窜问题,还像一位默默的“守护者”,全力保障着复杂井况下的固井质量。
三项技术默契配合,曾经让技术团队头疼的复杂地层终于收起了“坏脾气”。这套融合材料科学与流体力学的创新体系,为页岩气水平井、深层井等特殊工况的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战经验”,让更多复杂井况在技术协同的力量下变得“温顺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