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所属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沙特项目SP261井队在HZEM750804井搬迁作业中,仅用15.85天高效完成88公里长距离搬迁安任务,同步完成天车、游车、顶驱等关键设备五年期认证更换,并一次性通过沙特阿美严苛的现场监督验收,顺利开钻,彰显了沙特项目钻井作业的硬核实力。
面对88公里长途搬迁与设备大修的双重挑战,井队以“精细分工、协同联动”为核心,创新构建高效作业管理体系并推出“作业细胞小组”模式,将员工科学划分为维保、检测、钻具、喷砂、后勤等功能单元,通过班前会动态组合,既可“单兵作战”专攻细分领域,也能“两两协同”形成攻坚合力。此机制确保任务、分工、责任明确,每项工作均有交代、有着落、有回应,有效提升维保与检测效率。
在作业流程优化上,井队通过细化搬家程序、量化分析作业单元,将各环节耗时精确到半小时,确保工序衔接无缝。更打破“先搬后修”的传统模式,依据维保计划选择性同步搬迁设备,使检测维修与搬迁作业并行推进,显著压缩总工期。针对泥浆罐、底座、井架等“吊装难、耗时长、易返工”的设备,井队指派资深司机负责运输,由带班队长现场指挥,确保设备一次性精准就位,提高安装效率。
在降本增效方面,井队取消常规搬迁中租赁运输车辆、吊车和叉车的做法,根据设备维保进度及新旧井场资源分布,精准规划配车方案以减少运输车次;优化吊车、叉车调度,实现同步装卸,大幅缩短车辆等待时间,提升流转效率,显著降低搬迁成本。
安全保障上,以钻井总监为首的“安全生产三人小组”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为高效推进搬迁作业筑牢安全防线。井队还充分利用设备大修与搬迁间隙,将现场变为技能提升实战平台:班前会转为“安全讲堂”,员工轮流主讲,通过案例分析与感悟分享,增强安全意识;设备保养现场同步开展“理论+实操”靶向培训;抓住关键设备大修的窗口期,高频次组织井控、防硫化氢、消防等应急演练,持续夯实“三基”工作,淬炼出一支技术过硬、协同高效的钻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