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从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公司井完整性管理中心以“技术攻关、体系建设、数字赋能、实验筑基”四大核心路径为战略抓手,历经三年系统推进能力建设,成功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创新链路,为井完整性管理注入“全周期动能”,构建起全链条能力矩阵。
突破瓶颈
锻造自主技术利器
聚焦四川盆地复杂油气藏井完整性管控的难点痛点,中心技术团队精准发力,将目光聚焦于“环空带压诊断”“屏障失效防控”等关键问题,自主研发出“便携式环空压力诊断工具”“气密封油管上扣质量智能诊断仪”“井口完整性检测自动定位工具”等一系列特色完整性检测装备与系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为公司油气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体系建设
打造标准化管理范式
以标准化、规范化为核心,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43672 - 2024《油气田开发废弃井永久性封井处置作业规程》,成功立项国家强制标准《陆上油气田停产井安全规范》、立项行业及集团标准各1项。搭建国内首个陆上天然气井完整性管理体系,为全公司井完整性管理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详细指导。组织开展川中油气矿、重庆气矿等8家生产单位16个基层作业区审核验证工作,通过发现问题,支撑整改等方式,有效推动管理体系从“纸面规定”转化为“现场行动”,真正实现了管理提升落地见效。
数字赋能
开启数智管理新篇
依托自主研发的井完整性评价与管理系统(IEMS),实现对公司在役油气水井的完整性管理全覆盖。系统自投用以来,单井评价效率提升40%,隐患发现整改闭环周期缩短30%,成功预警环空带压、屏障失效等风险事件。目前,该系统已获国家应急管理部、四川省应急厅、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调研认可,正推广部署至大庆、长庆、新疆、辽河、南方5家油气田,助力行业井完整性管理迈入“数智赋能”新阶段。
搭建平台
培育创新研究新生态
联合院士团队与高校共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验证”一体化实验平台,聚焦深层、非常规油气及老井完整性管理等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系统开展井筒缺陷演化规律、智能检测装备研发、风险动态预警模型等技术攻关。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深化产学研用融合,通过联合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新技术、新装备现场应用与成果高效转化,实现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突破,全力打造西南地区油气安全技术策源地。
从三年前中心的成立,到如今构建起全链条能力矩阵,公司井完整性管理正以“一步一个脚印”的韧劲,书写着从“技术积累”到“生态构建”的跨越篇章。站在新起点,井完整性管理中心将持续锚定“行业标杆”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体系建设为发展基石、平台打造为赋能载体,加速技术成果向工程实践转化,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为行业技术进步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