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从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获悉,由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完成的《西南天然气“气大庆”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层页岩气井分段压裂井下关键工具研发及应用》成果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体现了公司在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领域与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显著成就。
《西南天然气“气大庆”理论创新与实践》是公司在本次科技进步奖申报中唯一获奖的软科学领域成果。该成果定义了新时代“一个大庆”的概念及内涵。首次提出以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主体建设中国第三个“大庆”的战略构想,诠释了西南天然气“气大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领域承载的特定战略意义。成果研究同时,创建了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路径,构建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发展预测理论,科学论证西南油气田公司2030年前后进入630亿方以上天然气产量区间,结合盆地天然气资源升级转化及储产匹配规律,预测“十四五”期间即可储备完成“气大庆”建设所需的探明储量,将公司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目标,开辟以天然气高质量发展带动利益相关方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实现“开发一个气田、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成果促成“气大庆”概念逐步融入到中央政策、国家意志,获得国家级批示2次,四川省级批示1次,有力支撑川渝地区能源发展顶层设计,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深层页岩气井分段压裂井下关键工具研发及应用》针对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藏分段改造面临的突出技术难题,通过多单位、多专业联合技术攻关,研制了流量延时、循环换向和压力脉冲套管压裂滑套系列,开启成功率提升至95%,实现了井筒高压密封重复测试和首段改造通道的快速建立;研制了小尺寸、高膨胀率、可控溶解的全金属可溶桥塞系列,最大外径缩减至60毫米,解决了严重套变井可溶暂堵分段难题;研制了全尺寸多功能套管改造滑套测试系统和高温带压循环溶解的可溶桥塞实验装置,开发了储层改造工具数字化质控平台,38项检测参数国内率先取得CMA和CNAS双资质认可。相关研究成果在川南、渝西等页岩气区块应用近1500井次,并推广至中石油青海油田、新疆油田和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等单位,大幅节约工具费用及作业成本,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压力脉冲型套管改造滑套与60-79毫米小尺寸全金属可溶桥塞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分段改造工具发展方向,支撑了深层页岩气及非常规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