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省城气候宜人游人如织,出租车的生意也非常好,但是记者昨日在阜阳北路压缩天然气(简称CNG)加气站却看到另外一景,几百辆出租车正在这里排队等待加气,一条长龙已经排出了几百米长,面对着满大街等待打车的市民,这些的哥心急如焚。一般情况下,他们要等待一个多小时才能加到气。
A“油改气”每天能省近百元伴
随着石油价格的一升再升,使得出租车行业的利润日渐微薄,但是天然气的出现,让许多的哥舒了一口长气,也兴奋了一阵子。
据了解,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低分子量烷烃类混合物,因为清洁、廉价等优点,一直受到政府部门和交通部门的青睐,2004年底合肥市天然气门站建成,日产10万立方米压缩天然气,却没有车辆来使用。为了推广这种清洁能源,对于第一批使用天然气的20辆出租车,每车还送了450立方米的天然气。随后,在油价的一路攀升中,越来越多的车辆加入到使用天然气的行列中来。
正在等待加气的一位的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一辆出租车每天跑400公里计算,“吸气”比“喝油”日均节省近百元。出租车日油耗在40升以内,每升93号汽油现在的市场价大约在4.88元-升,使用天然气后,日气耗也在40立方米左右,按每立方米2.5元计算,每天可节省近百元。但是出租车天然气罐容量仅有10立方米,能跑120公里左右,因此出租车每天至少要加三四次气,如果使用空调,可能还要再加一次气。
另一位的哥则说,当时就是看准了天然气的成本优势,就花了大约4000元钱,在车上加装了一套供气设备,烧起了天然气。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因为合肥的加气点只有一个,加气难从此就一直困扰着他们。
B1500辆出租车遭遇加气难
由于使用天然气的成本要比汽油便宜,一时间许多出租车纷纷进行改造。到目前为止,大约有1500辆出租车和500多辆公交车完成了“油改气”的改造。
随着“油改气”公交车的不断增多,公交公司便建立了内部加气站,以保障公交车的正常运行。由于加气站前期投入太大,省城的出租车公司大多没有实力建造自己的加气站,因此许多车辆便一起涌向阜阳北路的合肥燃气集团加气站。
刚开始时,由于“油改气”车辆很少,这个加气点基本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随着天然气的推广和各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油改气”车辆越来越多,阜阳北路加气站前等待加气的队伍排得越来越长,司机在加气上花费的时间也从几分钟,上升到十几分钟,几十分钟,高峰期曾经达到一个半小时才能加到一瓶气。有的哥抱怨说,出租车正常运营一个半小时,大约可进账40元左右。由此可见,“吸气”节省下来的钱,又在一天几次漫长的等待中无形损耗了。
经过“油改气”的车辆大多是油气两用的,由于在改造时给车上装了一个重约70公斤的钢瓶,发动机的部分性能也发生了改变,如果改造后的车辆再次使用汽油,将会明显增大车的耗油量。这也是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在“油改气”之后不愿再使用汽油的主要原因,他们不得不每天到加气站排队加气。
C公交加气站开放后又被迫关闭
据悉,合肥市现在一共有4个天然气加气站,其中3个为公交公司所有,还有1个属天然气公司所有。公交公司的3个加气站分别位于东边的龙岗、西边的科学岛路和南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今年7月份,阜阳北路加气站前排起长龙,炎热的天气里,许多司机因为车内气已烧完,不得不头顶烈日排着队,推车进站加气。而政府相关部门也立即出面协调,尽量解决的哥的加气难问题。
8月初,合肥公交公司宣布,科学岛路和龙岗两个加气站正式对外营业。但是好景不长,一个月后,许多的哥发现,到这两个加气站加气越来越难了。
许多的哥向记者反映,最近就从这两个加气站根本加不到气,加气站在关闭的大门前挂上一个牌子,今日气已售罄,不再对外加气。但是的哥却表示加气站分明还有气,一些公交车进站后,都能加到气。他们认为是公交公司不履行诺言,故意不把气加给他们。
于是,每到上午11时和下午16时,阜阳北路加气站前,排队等待加气的队伍就有两里长。而这段时间正是省城市民打车的黄金时间,许多市民因为打不到车而怨声载道。
公交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交公司的加气站主要是为公交车服务的,由于公交是市民出行最基本的工具,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证公交车的正常运行,“公交优先”是大家的共识;因此在天然气不多而前来加气的车辆过多的情况下,他们所属的加气站都会暂停对外营业;另外,上游供气的不足,也是造成不能给出租车供气的原因。
D天然气运力瓶颈导致加气难
据安徽中油管道合燃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先生透露,合肥市每天用于交通的天然气量约为4~5万立方米,这全靠8辆撬车机动往返于母站与各个子站之间,每辆撬车每次只能运3000立方的天然气。由于加气站没有储存气体的地方,只能靠着撬车充当临时储气罐,因而真正用于运气的车子只有4辆。而加气站地处偏僻,受路况的制约,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运气的路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他们正在努力采购撬车,预计在今年年底,两辆运气车将投入使用,而公交公司也正在独立采购这种运气的撬车。
对于目前存在的加气难问题,姚先生说,2004年底合肥市天然气门站建成时,日产10万立方米压缩天然气,但是并没有车辆来使用。为了推广这种清洁能源,对于第一批使用天然气的出租车,他们每车送了450立方米的天然气。随后,在油价的一路攀升中,越来越多的车辆加入到使用天然气的行列中来,突然膨胀的市场需求让零星几处加气站感到措手不及。
姚先生强调,“‘油改气’是一个市场行为,而非强制行为,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使用天然气能够节省不少费用,因而能够得以迅速的推广,但是车辆改造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加气站建设的速度,这就导致了出租车加气难的问题。同时,加气站从立项到建成周期很长,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而且先期投入成本很高。而天然气的供应情况还受到上游市场的影响。因此,‘加气难’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而在加气站尚不能完全满足现有车辆的情况下,他们也提醒司机,“油改气”要三思而行,已改过的车辆也应该尽量避开加气高峰期。
E未来五年天然气供应日缺45万方
根据城市规划,到2011年,合肥市公交车辆将达4500台,公交车用CNG22.0万立方米-天,出租车总量为10000辆,出租车用CNG24.0万立方米-天;其他车辆用CNG达4.6万立方米-天,届时需气量为50.0万立方米-天,而目前合肥已有加气站每天只能供应5万立方米。经过磋商,今年7月份,合肥燃气集团与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燃气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投资从事CNG项目。
在气源得到一定保证的基础上,将分三期开发建设38座CNG加气站,基本保障全市改用压缩天然气的车辆使用。其中今明两年新建9~11座加气站,基本完成全市东西南北CNG加气站的布点工作,今年年底前将完成3座加气站建设。目前位于习友路天然气储配站内的一座4万立方米的标准站已投资建设,估计10月中下旬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加气难”。下一步,该公司将对合肥燃气集团的天然气母站进行扩建,并配套建设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