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内燃气要闻 » 正文

周义兴:我国天然气与国际接轨不能仅只是价格

日期:2006-11-10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新浪财经

国际燃气网

2006
11/10
15:0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 国际 接轨 价格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王晶在“第二界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2006”上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提高天然气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但王晶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其实,在我国经济正呈全面开放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天然气价格、包括其它一些市场资源的价格,其在市场化的情形下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经济上,不但为社会所接受且应当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就此而看,国内的天然气是否涨价,以及涨多少。在某种意义可以说,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而众所周知,在国内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或者说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国内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并与世界经济运行日趋同步的过程。这就决定,市场与国际接轨,不但只是要在价格方面有所体现,而且更重要还要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上需有突破性的转变。或者说白了,如果国内经济与国际接轨,仅仅只在价格方面有所体现,而在市场运行机制上没有丝毫、或只有表性变化,那就只能说,这还不是真正的接轨。以国内天然气价格为例,在目前高度市场垄断的情形下,有关管理部门如果在强调将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在石油行业体制改革上没有动作,那如此的改革结果,也许只能是增加垄断行业利润与增加重社会公众的经济负担,也不会使市场机制在石油市场起到本应有资源配置作用。然这样的与国际接轨,能说是国内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选择吗?

  还有从公共决策的取向看,衡量一项行政决策是否正当,其中有一个重要社会公认的标尺,就是要看如此的决策是否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此同样以天然价格为例,如果发改委在制定相关价格与国际接轨同时,没有与此配套的扶持弱势群体政策出台,那价格上涨就会使其生活状况进一步贫困化。所以以此观点,没有社会公平与价格调整的政策同步,单纯的价格调整就不应成为行政取向的最优选择。

  所以笔者认为,对国家的市场改革决策而言,如果相关价格改革措施不能促进市场机制的进步,同时也没有社会公平方面的体现。那人们只能说,如此的决策就没有社会正义含量,更不应成为以社会公共福利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行政决策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根本的方向性问题。要警惕!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