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作为一条能源大动脉,它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能源紧缺的东部发达地区送去源源不断的“血液”。
自2004年全线投入商业运营以来,西气东输已经成为带动东西及沿线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的纽带,计有3000余家工业企业、近2亿人口从中受益。
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西气东输工程是“十五”期间国家安排建设的特大型基础设施,其主要任务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往豫皖苏浙沪地区,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10个省区市,主干管道全长4000公里。
西气东输工程2001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立项。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建设,2004年12月30日全线投入商业运营。项目管道建设投资463亿元,上游气田开发投资284亿元,下游燃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达700亿元,合计静态投资总规模约1400亿元。这项基础建设,对上下游投资及相关产业发展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巨大的消费市场,增加大量就业岗位。随着商业化供气的实现,工程对西部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西气东输工程把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当新疆塔里木油田克拉二气田的天然气流经西气东输管线到达长江三角洲时,推动东部地区对天然气进行重新战略定位,成为当地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新契机。
更为重要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建立起了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西部地区的资源,东部地区的市场和以市场为后盾的资金、技术,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实现有机互动,有力地推动了两地的经济建设。
除东西双赢外,西气东输所跨越的空间还对沿途省份经济带来一定刺激。除管道干线巨大投资外,上游气田开发和沿途城市管网等的投资,激活了沿途省区钢铁、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企业的发展潜能,最终形成了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优化能源结构的新选择
运行5年来,西气东输共向100家天然气用户分输及销售天然气420亿立方米,替代标煤近5400万吨,有害物质排放减少250万吨。西气东输正不断提升我国天然气在整个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改写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迅速,但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高达69.4%。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若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如果全部采用火力发电,约需新增12亿吨以上电力用煤,由此会给资源、采掘、运输及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目前我国东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已不堪煤炭的高排放、高污染。专家对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例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例为29∶1。
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到2020年,天然气的储量仍将保持旺盛期的特点。西气东输年输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每年减少烟尘排放27万吨。
此外,西气东输不仅促进了下游四省一市的能源结构调整,而且实现部分省市天然气利用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中零的突破,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构建天然气供应新格局
资料表明,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管壁最厚、输送压力最高、技术最先进、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这一工程的建设投产和运行,标志着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形成全国天然气管网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我国将以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为契机,统筹考虑东中西部、海上和陆上天然气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完善我国天然气管网发展规划,加快干线管道、储气库、增压站和相关支线的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天然气基干管网,最终实现全国天然气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和市场规模化。
今年2月22日,全长9102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在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同时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14个省区市。
这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与拟建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工程建成投运后,可将我国新疆地区生产以及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输往沿线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用气市场,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