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际燃气要闻 » 正文

俄罗斯望掌控中亚能源流向 欧美欲扩建运输走廊

日期:2007-05-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孙壮志

国际燃气网

2007
05/16
16: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俄罗斯 中亚 能源 欧美

      日前,围绕里海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问题,两场“能源峰会”同时落幕,并各有成果:俄罗斯总统普京成功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俄、哈、土及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就共建中亚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设施达成一致;波兰、乌克兰、立陶宛、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五国首脑和哈萨克斯坦总统代表在波兰举行的非正式能源峰会,则宣布成立能源问题国际工作组。两场“能源峰会”的“巧合”,背后实际上是围绕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版图的直接对抗。

    一方面,俄罗斯力图继续掌控中亚能源的流向。中亚—里海地区是极具潜力的能源基地,石油储量高达328亿吨,天然气为18万亿立方米。由于历史原因,该地区油气出口要“租用”俄罗斯的管道,俄罗斯在中亚能源外运方面长期居于垄断地位。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独立后,能源产量和出口量迅速增加,原有的管道满足不了需要。中亚各国开始与其他国家合作,建设新的油气管道,这无疑影响到俄罗斯的“收益”。普京此次访问的“成功”并非无偿,先是同意在利用核能发电方面帮助哈萨克斯坦,然后又表示在里海划分问题上支持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铀储量丰富,一直希望引进俄罗斯的核电技术以解决本国电力不足的问题。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开采主要依靠里海的海上油田,因与阿塞拜疆、伊朗在里海存在争议,无法大规模开采里海石油,希望俄罗斯出面“主持公道”。眼下,在经济有了起色之后,俄罗斯准备利用经济和政治投入,保住在中亚能源领域的特殊权利。

    另一方面,欧美等西方国家力主扩建“运输走廊”,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在海湾地区局势不稳的情况下,欧盟希望增加从中亚的能源进口,但又不希望受制于俄罗斯,因而主张建设新的管线,帮助中亚成为俄罗斯的“竞争者”。在欧美的力促下,2005年5月,一条绕开俄罗斯通往西方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建成,打破了俄罗斯的垄断格局。欧盟和美国还倡议铺设穿过里海海底的跨里海管道。在俄罗斯不断强化能源“武器”以与西方抗争的背景下,一些传统的能源进口国和过境国成了“受害者”,其中包括乌克兰、格鲁吉亚等独联体国家。这些国家担心沦为俄罗斯的能源“附庸国”,转而寻求西方的支持。此次参与能源峰会的欧亚五国几乎都奉行反俄立场,峰会的目的就是帮助欧美把中亚国家拉到俄罗斯的对立面。

    从目前的态势看,俄罗斯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取得了主动权。这是因为欧盟需要俄罗斯的能源,不可能与之彻底反目;而美国还陷在伊拉克的泥沼之中,无法在中亚作更大的投入。更主要的是,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始把油气以外的领域作为投资重点,俄罗斯积极调整战略,成为受欢迎的外部力量。但是,中亚国家能源输出多元化的政策并未改变,俄罗斯要完全掌控中亚的能源输出,显然不符合中亚国家的长期利益。因此,多数中亚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态度,一方面答应俄罗斯的要求,另一方面继续和西方合作,而且准备建设向东通往太平洋、向南通往印度洋的多条管道。可以预见,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未来不会一帆风顺。西方掌握了里海地区多数油田的开发权,资金比俄罗斯要雄厚得多,双方在中亚能源领域的明争暗斗还将继续下去。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