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天然气气源问题是制约燃气发展的瓶颈。二是天然气应急保障能力薄弱。三是天然气上游供应和下游发展缺乏有效监控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供气企业与用气企业未签订正式供气合同,在供气量和供气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燃气企业对气源方无法约束。另一方面,少数燃气企业在没有落实气源的情况下,为追求效益盲目发展用户,扩大用气量,导致冬季供气满足不了需求,致使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调控措施难以落实,最终使政府承担了无限责任。
建立合理的城市天然气气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注重天然气资源的落实、平衡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建立安全稳定供应、应急调峰保障的城市天然气战略储备体系,是提高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手段。
第一,加快建立多元化气源供应体系,确保城市供气安全。
一是各城市在编制燃气专项规划中,应树立多元化理念,建立多元、互补的天然气外部气源结构;加强管网输配系统建设,增加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
二是要研究跨区、市的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补的可行性,做到城市辖区内天然气统一接收、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三是可节约建设资金。整合天然气市场资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用户,有利于降低天然气进气价格。
四是有利于稳定供气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不同气源分别建设接收管线,造成管网重复建设、多头管理。
第二,制订备用气源储气方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一是根据各自城市特点,加快建设事故备用气源储气站。这一方面可提高城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在天然气日常供应时,可作为调峰气源发挥作用。另外,可利用原煤制气厂、LPG储配站等建设卫星式备用气源储备设施,增加调峰和应急能力。
二是制订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应根据城市供气特点,在全面掌握不同用户数量、用气性质、用气量的基础上,结合各燃气企业备用气源、调峰设施建设情况,制订城市天然气事故运行应急预案,明确在不同供用气缺口情况下,如何调配天然气量,进行具体的限气、停气操作,以保障居民用户和重点用户的用气需求。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天然气供需平衡机制。
一是加强天然气供应和需求的调控管理,实现供需平衡。按照气源总量,科学制定天然气发展计划,做到有序开发利用。
二是以价格杠杆调节天然气供需矛盾。应根据用气性质确立民用、商业、工业等各类用户销售价格,建立与上游气源价格联动机制;研究实行季节差价和阶梯价格的实施办法,缩小季节供气峰差,倡导节约用气。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国际燃气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燃气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燃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燃气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