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管道公司质量监督分站通过严格检查、督促,抓好施工各环节质量管理,与施工方一道努力把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成质量一流的工程,为能源大动脉今后长期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无论在群峰耸立的巴山蜀水,还是水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有一支活跃在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一线的质量监督队伍。这就是有着丰富管道工程质监经验的中国石化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管道公司质量监督分站的人员。他们像啄木鸟一样守卫着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的质量大堤,及时消灭质量隐患。
“火眼金睛”除隐患
今年5月中旬,质量监督人员在湖北省潜江市东荆河穿越段抽查管线补口带的施工质量时,心细如丝的质监人员发现,补口带与管道粘接处似乎有些问题,没想到连续抽查了两个补口带的质量,其剥离强度均不合格。熟悉的人都知道,补口带与管道粘合不紧密,就会影响焊口处的管道防腐质量。
随后,质监人员立即将发现的问题通报给川气东送管道工程项目部有关部门,项目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立即下达了停工令。首批28道已完成的补口全部返工,剩余补口带也被全部退回,供货方为此承担了全部经济损失。
此次问题的发现,引起了川气东送管道工程项目部的高度重视,立即责成物资供应部门制定相关规定,堵塞漏洞。
敢唱“黑脸”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沿线要开挖70多条山体隧道。这些隧道途经的地质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做好隧道施工的质量工作,始终是质监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去年12月份,质监人员在湖北省长阳县检查一条由中铁某公司承担的隧道施工点时,发现施工单位的初期支护与施工处掌子面的距离达到了30米左右。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两者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米,否则一旦遇上不良地质,如遭遇塌方、掉石等险情,将对隧道工程的质量直接产生影响。所以,爆破完成后,应该及时进行隧道的初期支护。
发现这一情况后,质监人员脸色一沉,以严肃的口吻对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说:“你们初期支护没及时跟上,不符合交通部制定的隧道施工规范的要求,必须立即整改。”那位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说:“你说的很对。因为这里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所以我们凭经验,认为安全上不存在问题,客观上存在着赶进度的现象。我们要马上停止爆破施工,抓紧进行初期支护,保证不再发生这种现象。”
项目部在以后的检查中,再也没有发现类似问题。
毫厘都不能放过
9月份,一家在湖北沙市的防腐管材厂第一批管材生产出来后,质监组在抽查时,发现厂家说的加强级防腐管的厚度比要求少了0.2毫米到0.3毫米。
这批加强级防腐管材是专门用于普光—宜昌间山区的,因为途经山区的不少管沟都是在石头上开挖出来的,所以为防止对防腐层的磨损,保证管线的使用寿命,用于山区的管材防腐全部是加强级的。
质监人员发现问题后,责令生产单位立即停产,查找原因。生产单位见状,马上改口说:“刚才现场质检员说错了,我们这批生产的是普通级防腐管材。”质监人员追问道:“那请你们拿出项目部发给你们的管材生产调拨单。”施工单位却又迟迟拿不出证据。
项目部获悉此事后立即决定:这批管材全部按普通级调拨给平原段线路施工单位使用。事后查明,这批管材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厂家的仪器存在误差造成的。与一根头发丝差不多粗细的距离,在质监人员的眼里,那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