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消息,我国第一个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试点项目——广东LNG接收站迎来首船LNG。此次,运达的第一船LNG将主要用于项目生产设备调试。今年6月底,项目将正式投产。
5月26日,第一艘满载6万吨LNG的“西北海鹰”号货轮,安全停靠深圳大鹏湾LNG接收站码头。首船运抵广东,标志着我国沿海地区引进LNG资源、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的历史性跨越。
经国家批准,广东LNG试点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7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约291亿元,2006年建成投产后,2010年达产。广东LNG项目,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以及广东省、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多家企业合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70万吨/年接收站,383公里输气干线,配套建设燃气电厂、城市燃气管网、运输与造船项目等。广东LNG项目采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资源,合同期25年。LNG资源,用于发电的比例约占65%,其余用于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和香港等地城市燃气的需求。
自1998年10月国务院批准广东先行LNG试点以来,项目进展顺利。2002年8月,经招标选择澳大利亚为广东LNG资源供应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参股海外气田开发,获得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气田项目12.5%股份。同年10月,签署中澳天然气技术伙伴关系基金宣言,由澳方政府提供2500万澳元以支持中国发展天然气工业和推动两国能源合作。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广东LNG项目可研报告。之后,两国签署《中澳天然气领域技术伙伴关系基金启动谅解备忘录》,项目基金正式启动;项目开工建设并完成站线项目、运输项目的中外合资公司登记注册,一期项目开工建设。2003年8月,签署首条LNG船建造合同,实现以中方为主承担运输和造船。从前期工作到工程建设,整个项目历时八年。在我委统筹协调下,广东LNG项目始终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中外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比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广东LNG项目的顺利建成,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又一体现,是落实能源“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成果。
此次,运达的第一船LNG将主要用于项目生产设备调试。今年6月底,项目将正式投产。届时,中澳两国政府领导人将出席投产庆典活动。广东LNG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极大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局面,并对该地区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