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大半年的中国燃气收购战,可能最终以新奥能源与中国石化联手的财团落败而收场。不过,对中国城市燃气供应商的争夺却远未结束。
尽管还有约两周时间才到该要约收购截止日,但若不提高收购价,这段联姻泡汤已几成定局,市场转为关注将由哪一个买家接力。但分析人士指出,过去半年中国燃气股权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由每名股东持股不超过10%变成由三大股东控制近46%.这个导致新奥-中石化财团败北的主要原因,也会令其他觊觎者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并估计,中国燃气在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会陷入“三权角力”的局面,即由英国富地石油、北京控股集团以及韩国SK E&S三大股东平分秋色。除非其中一方愿意合作,否则像新奥那样“太岁头上动土”的情况不可能再发生。
“公司希望参与中国燃气的业务发展,但不一定需要接管或者全面收购中国燃气。”富地石油财务总监莫贵标指出,富地期待新奥-中石化财团收购要约终止后,与中国燃气其他主要股东共商未来。
就目前形势而言,三大股东的取态,以富地石油和SK E&S较为清晰,北控集团则相对暧昧。富地和SK E&S多次表明将长期持有中国燃气股份,以充实业务合作;而北控则视之为“一项价值投资”,未知是长期持有还是投机买卖,其动机耐人寻味。
中国燃气之所以成为市场上唯一的上市公司并购对象,是因为其股权极度分散,此前又陷入管治危机导致股价低迷,自然吸引新奥-中石化财团趁机下手。但在中国燃气现有股东包括SK E&S眼里,这无疑是“趁火打劫”,本来就对中国燃气青睐有加的SK E&S随即在市场上扫货,一方面藉此达成增持计划,另外也借此抗逆新奥-中石化低价收购行为。
去年12月中,新奥-中石化财团提出以每股3.5港元,或总共167亿港元收购中国燃气全部股份,但未获中国燃气董事会推荐,令这项要约被视为敌意收购,且须在通过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审批、新奥股东会批准等几项先决条件得到满足后,才能正式提呈予中国燃气股东考虑。
该要约期限一再延至今年7月6日止,当日新奥将举行股东会,届时商务部反垄断审批相信亦有定论。由于新奥曾表态维持收购价不变,而该收购价低于富地及北控平均持货成本,且中国燃气三大股东的持股近46%,加上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印度国有燃气公司GAIL共逾8%的股份,市场普遍相信,新奥-中石化财团不可能取得中国燃气逾50%投票权持有人接纳该收购交易。
经过不断增持后,截至周三止,富地石油、北控集团及SK E&S在中国燃气的持股已分别达17.65%、14.938%和13.09%。
“三权角力”
新奥-中石化财团对中国燃气的收购战或将告一段落,但这家城市燃气供应商仍将是业内觊觎的“香饽饽”。在经历了一场“肉搏战”后,中国燃气的现有股东们自然不敢懈怠,但对于他们来说,若要全购同样也各具挑战,因此最终呈现的格局可能就是“三权角力”。
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自从2010年底爆出中国燃气前董事总经理刘明辉涉嫌职务侵占罪而被深圳公安拘留调查,不少同业即对中国燃气虎视眈眈。直至去年11月刘明辉仍未被定案,且公司业务回复正轨,多家公司才认真研究对中国燃气提出收购,其中包括华润燃气、SK E&S以及富地石油。
莫贵标承认富地自去年11月开始持续在市场吸纳中国燃气股份;华润燃气投资者关系及传媒高级经理郑家辉则称,该公司去年有留意到中国燃气的情况,但后者拥有液化石油气业务,与华润完全专注于天然气的策略并不一致,故未对并购可能性作进一步研究。
业内人士指出,富地石油和SK E&S在能源行业经验丰富,并一直在中国市场谋求更多发展。但在中国的能源行业,上游和中游均是中央企业的领土,令属于外资身份的他们难以大展拳脚,故只能在下游领域选择,而属于下游最终端的中国燃气正好为他们打开一大块缺口。
富地石油在中国30多个城市拥有燃气项目,还以合资方式涉足煤层气、原油进口、航空燃料及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而SK E&S为韩国SK能源的清洁能源业务旗舰,也是韩国主要的城市燃气供应商,同时涉足液化天然气以及电力业务,该公司于2008年入股中国燃气,并与中国燃气在香港注册成立合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