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财经 » 燃气行业研究 » 正文

LNG引进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

日期:2008-01-08    来源:中国燃气网  作者:中国燃气网

国际燃气网

2008
01/08
15:0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LNG 天然气

一、 我国天然气产业迅猛发展但仍滿足不了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天然气产业迅猛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
1. 天然气供给急剧增长
l  天然气储量增长:全国2000年剩余可釆储量为1.35万亿方,2005年为3.11万亿方,五个储量超过2500亿方的大气田(长庆、克拉2、苏里格庙、普光、大牛地)都是在本世纪探明的,海上天然气储量发现沉寂数年,如今有了赫斯基公司深海发现天然气的公告。这种发展形势说明,随着天然气勘探力度的加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过去未被发现的气田,正在逐渐被揭开面纱,同时也预示着,我国自有资源、有可能解决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大部分需求。储量的迅速增长为产量增长奠定了基础。
l 天然气产量增长;2000年产气269亿方,2005年500亿方,年增速13%,远高扵其它一次能源的增长。当年储釆比,2000年为50,2005为54,说明增产有可靠的储量支持。
l 供应大动脉-输气干管的快速增长:以西气东输(年输送120亿方)为代表的管道建设急剧发展,今年将启动的川气东送项目,规模仍是120亿方/年,是新一轮管道建设的开始,将有效地满足经济发达地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l  进口LNG项目正在迅速铺开:试点项目的广东大鹏接收站已投产;两个正建设:福建、上海;六个待核准:浙江、珠海、唐山、青岛、江苏、大连;天津、广西等六七个项目己完成选址、预可研等不同程度的前期工作。就在进入本世纪的几年间,从试点发展到沿海所有省市全面铺开,发展之快,前所未有。
l 小型 LNG液化厂和卫星气化站的异军突起,遍地开花,突现中国天然气事业发展的特色。从2001年底到现在,不到5年,已投产的小液化厂6个,LNG供给能力折合气态214万方/日,已建LNG卫星站有100多个,供气能力400万方/日。l 更可喜的是煤层气资源的利用正在被重视:我国煤层气资源巨大,总储量在30万亿方以上。在国家有效利用资源和坚决遏制煤矿事故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煤层气正在得到大力开发和利用,效果不久将会显现出来。
2.天然气需求增长更快
需求增长像揭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已经用上气的地区都在呼唤气不够,许多地方在闹“气荒”,还未用上气的地方,到处求气。不少地方已经兴建的卫星站和电厂在大力寻找气源,等米下锅。之所以出现这种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原因是:
l 国民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加快了一些以清洁能源为燃料的工业(例如外向型陶瓷、玻璃工业)对LPG及其替代燃料天然气的需求,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和对清洁能源价格承受能力的提高,促使城镇居民加快了对天然气的渴求,这是天然气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市场依托。
l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家加强了对环保要求及执法的力度,促进了整个社会对清洁能源(包括天然气)的需求。例如北京规定三环路内不许烧煤,大大加快了对陕京线来气的消化,广东规定珠三角不许兴建煤电厂就大大促使了对LNG的需求。
l  在高油价下,替代能源之间的动态价格比,对市场发出刺激天然气需求的强烈信息,促进人们对天然气使用的追求。LNG、天然气价格与LPG和成品油的价格差距加大,促使运输业和一些工业加快用天然气替代LPG和柴油、汽油和重油等,例如目前汽油价为5元/升,CNG为3元/方,不用宣传,不用命令,出租车司机排2-3公里的队争着加气;还有一些发电厂也千方百计的寻找LNG来替代现在使用的柴油和重油。
l 西气东输项目国家操办的宣传、示范作用,对居民的教育收到了重要效果。
二、 满足需要,必须采取气源多元化战略
2010 年和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预测,许多机构和有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出示过不少数据,目前比较一致的是:2010年,1100亿方,2015年1600 亿方,对应的预计国内生产可以提供的天然气只有900亿方,l200亿方,缺口较大,只有通过多元化途径才可能解决:
1. 国内气源勘探、开发、生产和国外引进并举。从供给的安全和风险的角度看,似乎应以国内气源为主,但目前国内已知的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都还不能满足国内急剧增长需求,一定要认真执行“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大力开拓门路,引进天然气。而且,即使我们有了相当数量的国内资源,从国家长期能源安全考虑,鉴于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应首先尽量多用国外资源,而保留一定的国内备用资源,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2.  国内要大力勘探和开发常规天然气(2010年目标产气1100亿方),同时也要大力开发非常规的煤层气(2010年目标产气100亿方)、生物质能沼气(规划2010年目标生产气170亿方,就地供应)等,多种气源齐头并进。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既有利于增加供应和环保,也有利于减少煤矿事故;由于煤矿层气的储量巨大,如果政策对路、技术措施得法,其产量将来可能对国民经济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3. 引进天然气,应该坚持管道气和LNG并重。引进管道天然气,量大、连续供应、复盖面广,但管道气的取得与国际政治气候有密切关系,其政治风险远大于引进LNG,市场消化难度亦大,而且管道一旦建好,气源是难以变更的。LNG的引进,虽然量小,对港口条件要求苛刻,但是其市场开发难度小、布局的分散性和气源取得的灵活性远大于管道气,商业性运作,政治风险比管道气小。从分散风险和广开气源的角度看,引进天然气应该两者并重。
4. 天然气引进应坚持全方位多方向供应的方针,我国东临大海,沿海各省市的LNG己有引进规划,会逐步形成均匀分布的格局,有利于分散风险。国境线的北、西、南三边靠欧亚大陆,我国内陆各地的引进天然气将主要靠周边国家陆上管线。按到消费地的距离,以俄国萨哈林至黑龙江的哈尔滨管线和缅旬至云南昆明管线为最近(都不到1000公里),商品气在100亿方/年内输送仍有经济性,引进规模可小,便于启动。而从东西伯利亚科维克京/恰扬金到哈尔滨的距离3000公里,量小了输送不经济,量大了消化不易,必需延伸1000多公里,到华北、甚至北京,气量足够大才有竞争力。同理,从俄国西西伯利亚经纳斯达板到新疆鄯善,从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和土库曼斯坦)经阿拉山口汇合到西气东输系统的天然气,不计气源地到汇合点的距离,仅从汇合点到消费地还有4000公里,气量和供应距离、价格的整合将是巿场开发和决策的难题。但从气源多元化、管道供气多方向来看,只要商务条件合适,周边国家的天然气,我们应逐一视市场发展接纳,从长远来看,我们甚至应准备接通伊朗经巴基斯坦,沿喀喇昆崙公路到新疆的气管线,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我所用。
4. 陆上天然气的输送方式,如果有足够的气量应以管输为主。但是国内天然气,特别是煤层气,分布很广,有些小型气田和一些煤层气区,产出的天然气就地消化不了,管输外运又不经济,这时将其液化外输,采取卫星站供气的方式就可能是较好的出路,当然采用CNG外运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式。输送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
总之,坚持多元化、多种气源、多方向供气和多种输送方式,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滿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争取2015年达到供需基本平衡是有可能的。
三、 积极有序地发展进口LNG项目
在我国条件下,进口LNG应该是起辅助作用,但东南沿海地区在管道气未到前,将起主导作用,并对当地国计民生将起重要作用,供应不确定亦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引进LNG一定要慎之又慎。
1、 进口LNG要认清国际LNG的市场形势
国际LNG市场呈现卖方市场态势特征:远东地区在2008到2011年间可上线的新项目有限,未承诺的生产能力更有限,长期合同需求供不应求;长期合同价格的原油价格挂钩系数明显上升,计价曲线趋直。
气源方面
04/05年LNG国际现货/期货贸易,受美国、欧洲天然气需求交替急增推动,虽然05年全球贸易量达到1.435亿吨,比04年增长8.8%,递增幅度超过04年(5.4%)和以往15年(7.6%),仍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
LNG 长期合同的供求关系仍维持供应短缺、价格高企状态。全球高油价和欧美高气价的引导,LNG资源西流,到2010年,全球生产能力预计比2005年年均递增 13.5%,而可供亚太区的供应量仅增4%,特别是亚太区LNG生产大国的印尼,不仅阿隆減产,连生产旺盛的邦坦也要减产或转供国内,导至亚太区供应不足。以日本为主的东亚利用LNG较早的国家和地区,虽然预计新增量增长平稳,但在2010年前后到期的合同量很大,在印尼减少续签合同量、压缩出口的情势下,它们提前推进了到期合同的展期攻势,以不顾一切之势,续簽、新签了SPA和H0A近2000万吨,再加上韩国的5-6百万吨,印度亦在为自己的接收站,四处寻找资源,造成一个供应项目,多个用户争夺。欧美和东亚项目的合力竞争,造成全球在2010年左右的合同资源紧张,可供选择的资源短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目前供应亚洲区内几个主要的LNG项目,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出现延误。比如,澳大利亚戈根项目,原定计划投产时间2010年,由于受到环保方面的质疑和投资造价大幅度上升的影响,使得2010年投产的目标十有八九会落空。俄罗斯撒哈林项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日前,突然以项目建设违反环境条例为由,宣布取消该项目的环境许可,给这一项目的推动带来了不小的不确定性。澳大利亚的Pluto项目,明明已经列入澳大利亚政府项目开发快车道的项目,由于西澳洲政府提出所有的天然气出口项目都需要预留20%的储量给国内市场,动摇了项目启动的资源基础,目前谈判仍在进行。这三个项目原定都在 2010年或之前投产,从目前情况看,有很大的不确定。而这三个项目,跟日本用户签订了1100多万吨的LNG供应量,是日本旨在接替印尼气量短缺重要来源,而且撒哈林跟韩国也有超过200万吨的气量合同。这三个项目的延误,给本地区内的供应紧张形势起到了雪上加霜的影响。
气价方面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在冬季取暖需求和国际油价大幅上扬的推动下,LNG现货/期货价格一路彪升,亨利哈伯价曾高达15.2美元/MMBTU,NBP价到过17.4美元/MMBTU。
虽然如此,根据全球产能和需求正常增长的分析,我在今年6月底中国LNG论坛上曾讲过,如无特别事件发生,下半年的国际现货/期货贸易虽有增长,但同去年会大有不同,价格亦会有适度下降。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若干迹象,9月14日,Henry Hub30天交货期货价在两年内首次跌入5美元以内,大约一周之后,现货价也跌入5美元。美国的一个对冲基金,Amaranth也因此遭受60亿美元的重大损失。可惜的是这一形势未具有持续性,在笔者截稿的10月底,受取暖季即将到来的压力,亨利中心30天期货价又恢复到7.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下的水平,NBP价格在8.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水平。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LNG长期合同价格在原油价居高难下,供应紧张和现货贸易价的刺激下,供应商的期望值,不断抬升。卡塔尔、澳大利亚同用户己签的合同价,油价60美元/桶时,LNG价格,己超过6美元/MMBTU。上海/马来西亚的合同达成协议,标志着中国接受了卖方市场的现实。从今以后,中国将同其它国际用户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竞争。
国际上从中国广东的合同以后,到韩国瓦斯招标开始到目前,合同条件向卖方倾斜,广东项目获得的封顶气价,逐步为以后合同的“S”曲线替代,甚至有的卖方获得了直线计价的条件;公式斜率,从0.0525逐渐上升,由0.07上升到0.125,差多要回归到日本当年的0.1485,这是新一轮强势卖方巿场的表现。
所以目前亚太地区LNG资源供应的形势十分严峻,亚太地区用户有望改善釆购环境的可能只有:国际油价、气价持续下降,北美和欧洲区内管道气项目的突破,使得原定往大西洋的LNG,才会回流到亚太地区,这一点我接下来还要详细谈。
2. 我们的竞争对手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全球目前在建的项目大约在1.1亿吨左右,但这些产能大多在大西洋盆地和目前以大西洋盆地为目标市场的中东地区,以亚太区本区内市场为目标的在建项目屈指可数,,且大多数都已落实买家。我们要争夺资源,就是促使中东资源回流到亚太地区,除伊朗外,最值得关注的是卡塔尔己承诺外的约5000万吨资源。我们应十分关注可能的竞争对手。
第一,大西洋盆地的欧美市场
从用气历史角度看,欧美市场非常成熟,管线基础设施发达,天然气使用历史很久,特别是在民用气领域,天然气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属于离开天然气不能生活的那种市场。价格承受能力很高。
而且,欧美市场买家经济势力雄厚,对天然气市场的游戏规则熟悉,财务风险小等因素,造成他们在中东的卖家面前是更具有吸引力的买家。
因此,除非我们愿意拿出更有吸引力的条件,或者,欧美市场天然气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很难把资源吸引到远东市场。。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第二,日本、韩国和台湾
这是亚洲区内主要的三个现有用户。Qatargas和Rasgas项目的一期工程,分别是以日本和韩国用户为启动基本负荷用户而得以融资、开发的,而台湾则成为Rasgas二期项目的启动用户。这种关系使得他们之间存在了特殊的感情。在一般情况下,LNG卖家会倾向于把气卖给其启动用户,特别是该等用户有这个需要的话。此外,这三个市场的经济发达程度都高于我们,价格承受能力也高于我们。
第三,印度
从历史上看,卡塔尔和印度,有着若干源缘,两个国家在政治上的联系紧密,民间交往也很多,卡塔尔的外来劳务工绝大多数是印度籍的。而且,卡塔尔到印度海上距离很近,运输调度的优势非常明显。
总结一下,从中东来气,如果不是从伊朗来的话,上述这三个竞争对手是我们必须要严密关注的。也许我们还可以同印度一争高低,但是,同欧美和日本较量相对困难一些。日韩和欧美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数倍于我们,换句话说,就是其价格承受能力数倍于我们,在我们愿意出高价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因此,这种竞争,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其他领域的影响也应该予以考虑。
令人高兴的是,最近的几个发展形势还是令人鼓舞的。首先是美国Henry Hub价近期有回头之势,相对于去年同期乃至今年初,仍低很多。其次,英国市场,目前呈现初步过剩的局面。目前有三条到英国的管道工程都在进行中,10月初进入试生产的挪威到英国的管线,在供气当天就给市场价格造成重大打击,由于突然流入市场的气量太大,当天的NBP价竟然跌入负值,即卖家要付钱给买家来提气,引起上游大幅度限制流入量,价格才得以稳定。这条挪威到英国的管线,产能为每年200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英国市场容量的20%,预计将于明年初全部投产。此外,来自荷兰和比利时的两条大约150亿立方米级别的管线也将于明年晚些时候投产。届时,英国市场乃至欧洲市场的价格预计会相应走低。
最后,俄罗斯国家天然气公司在10月中宣布,将独立开发位于巴伦支海庞大的Shtokman气田,该气田储量大约137个TCF,并且改变原来的LNG方案,以管道气形势想欧洲输送,确保欧洲的供气安全。
上述形势的发展,都在向市场上传递着信号,欧美市场高启的天然气价格在各路管道气和LNG项目蜂拥而至的挤压下,走低成了一个可能的趋势。我们需要做的是审时度势,以耐心和智慧来争取对我们有利的条件。
3. 作为LNG买家的应对措施
在战略上,我们必须进口,而且是积极抓紧进口,而在战术上,则必须冷静有序稳扎稳打,按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程序办事。作为买家,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在LNG贸易这场庞大的智力博弈中,获得尽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1)  切实做好市场开拓,落实的市场是项目的基础
我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价格承受能力比较强的地区应是目标市场,其规模和进度的确定应该:
l 坚持替代能源有经济性的市场定位原则,即LNG只替代单位等热值价格比自身高的LPG、油制品、电、人工煤气,以及原来燃煤但在禁燃煤地区的煤。这样的市场开拓原则,防止了市场的盲目发展,使LNG的引进会有较强竞争力,替代后项目有经济效益,项目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l  大力开发巿居民、工商业团体用户(包括城市小工业,宾馆、餐馆的空调、锅炉等)、特定的大工业用户(包括陶瓷工业、燃油电厂等)、LNG汽车、CNG汽车等,以上用户主要替代LPG、柴油、汽油、重油和煤(油)制气。适当配置调峰燃气电厂用气,由于受上网电价的制约,发电用气量占整个用量的比例不能太高。
l  采用谨慎的巿场开发策略:新市场的开发要经过普查(问卷、走访)、分类初选(把不可能的筛掉,留现实的、可能的、潜在的三类)、优选(用静态和动态的价格承受力检验,把潜在用户筛掉)、意向书和框架协议的程序。  在分类初选和优选阶段,应要求用户编用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认用户用气申请的可信度,用气经济性和照付不议履约能力。
l 在输气管线没有覆盖地区积极开拓有战畧意义的槽车液体输送加卫星站气化的市场,大力扩展供气范围,即使在管线覆盖地区也可考虑采用卫星站作为时调峰和管输盲区供气的比较经济的手段积极推广。对市场竞争力最不确定的电厂用户用要对承受力、上网电价、用气比例、实行差别气价可能性和差别有多少和经济性等作详细分析。
以有承受力和有经济性的用户用量作为巿场容量以确定项目规模、釆购量和建设时间。
2)  资源落实是项目的先决条件,应该以国际价格积极参与竞争
l 既然要积极引进,就必须面对目前高气价的现实。釆购只能随行就市,按国际价格成交,不能再指望回到广东大鹏项目那样的价格。
l 应该看到,买来的天然气价是对应原油等热值价格的折扣价,就永远有竞争力,不用愁没有市场。资源采购的要害不仅是一定油价下的气价,而更重要是天然气价同原油价的折扣率,价格谈判中更应该争这个折扣率。目前卖方给出的折扣率日趋小,这将增加交易风险。
l 从可能供应的时间分析,应清楚地看到2010年前的资源己基本旡望,可能有的资源在2010年以后。
l 从可能的供应地域分析,俄罗斯、中东和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是最大可能的供应地,应有针对性的做工作。
l 资源釆购的方式,要放弃买方招标方武,接受求实的双边谈判、甚至应接受卖方的招标方式。
l 既要当传统的天然气开发商销售的买家,更要寻找机会,争取当开发商,向上游延伸,探索上、中、下游一体化模式。
l 合同要釆用长期合同为主,期货/现货为辅,以后者平衡市场峰谷需求,亦可利用国际市场LNG淡季,低价吸进,降低总的进气价,增加收益。
l 要实施来源多源化方针,不在一颗树上吊死。合同要特别关注安全、稳定,满足长期需求。
3) LNG引进项目要有序展开
l 目前等待核准和排队启动的项目十多个,在国际市场一下子增加3000~4000万吨釆购量(约占目前全球总交易量的1/4),明显不适当。所以必须根据资源落实条件、分清轻重缓急、有序实施。
l  要正确处理资源的操办与市场落实的关系。对特定的对象市场,用户未真正落实,先同供应方达成了资源基本不能流动的合同,,然后去同用户达成最后协议,往往会发现困难重重,资源的釆购者不得不一再让步,甚至降低回报率,以求得售气合同的落实,否则会遇到更大的困难。这是违反程序的代价。从更大范围着眼,我国缺LNG资源,国际上相当长的时间,资源紧张,如果我们的LNG资源合同有足够的流动性,到港的第三地基本不受限止,我们的资源釆购应放开手脚,大胆去落实资源(包括生产和釆购),供应国内,适当外销。
l 工程的进度必须与资源提供的进度以及市场开发的进度吻合,如果配合不当,将付出各种代价,如积压资金,或者不得不買更高价的气来作临时气源,或者承担照付不议的责任等。

结论
l 坚持替代能源的市场定位原则,即:LNG只能替代单位等热值价格比LNG高的LPG、成品油、电、人工煤气和禁燃煤地区的煤。
l 高气价条件下,卖方销售条件变紧,灵活性变小,为满足市场调节和波动需要,增大接收站罐容十分迫切。
l 高气价条件下,为了承受力的市场和减缓供求之间不协调的风险,开拓液态陆运成为必须的选择,接收站增设液态装车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l 工程进度应按资源合同和销售合同条件,进行整合,与资源和市场合同固定的进度吻合,不能超越,也不能迟后。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