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气供需两旺,天然气进口快速增加。中国天然气贸易的发展,不但反映了世界天然气市场格局的变化,而且正在为世界天然气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多气源供气格局初形成
过去10年,西气东输和陕京等管线相继建成,使天然气消费区域迅速由产地周边扩大到长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6%,2011年突破1300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5.3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伊朗之后的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4%增长到2011年的5%左右。
同时,中国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13%,2011年突破1000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3.9倍,产量的世界排名已从2000年的第16位升至第6位。2006年,中国开始成为天然气进口国。2011年天然气进口总量迅速达到314亿立方米,占国内消费的比例达到近四分之一。短时间内,中国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取得了重大突破,多气源供气格局初步形成。
LNG与管道双管齐下
中国天然气进口始于东南沿海的LNG,进口量由2006年的69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1221万吨(合170亿立方米),目前占天然气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我国在沿海先后建成深圳、福建、上海、江苏、大连和宁波LNG接收终端,目前已经形成了1880万吨的年接收能力;随着青岛、河北、海南和粤东等在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LNG所有项目一期的接收能力将扩大到3380万吨(合470亿立方米)。
管道气进口始于2009年年底,首先是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进入中国。2011年11月,中亚天然气干线管道全线通气,中亚气抵达广州。2011年全年管道气进口达到144亿立方米,占当年进口总量的46%。根据“增供协议”,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总量不久的将来会达到650亿立方米;加上已经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协议,未来我国从中亚三国进口的天然气每年将达到800亿立方米。同时,中缅天然气管道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年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另外,中俄管道天然气进口谈判也在进行之中。
中国天然气的发展,不但反映了世界天然气市场格局的变化,而且正在为世界天然气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生产西移 消费东移
由于天然气具有储量丰富、价格适中、符合环保要求等特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现实的节能减排手段,因而正在成为“竞争性燃料”。过去2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2.4%,为同期石油增速(1.1%)的两倍多。2011年消费总量达到3.25万亿立方米。今后20年是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期”,203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将增至4.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3%增至27%左右。同时,天然气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世界天然气生产西移、消费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
“页岩气革命”如火如荼
由于水平井和多段压裂技术的突破,美国掀起了一场“页岩气革命”。过去5年,美国天然气累计增长28%,2011年达到6900亿立方米,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美国的增产主要靠页岩气,其产量份额由不足5%上升到30%。同时,美国的增产导致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由2005年的18%快速下降到目前的5%。这些变化使得美国加速走向“能源独立”,不但改变了天然气国际贸易的流向,同时引发了全球对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再认识。欧洲、亚洲国家加快开始考虑复制美国的经验,极大增加世界天然气的供应预期。
亚太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天然气的消费重心也逐步转移到亚太地区。过去10年,亚太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量由不到3000亿立方米增至6300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比例已经达到18.3%,首次超过欧洲(18.1%)成为仅次于北美(27%)的第二大天然气消费中心。2011年,受日本“核危机”影响以及中、印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亚太LNG进口同比增长17%,在全球LNG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到64%。预计2030年前,LNG在全球天然气供应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2%增加到50%。随着需求进一步增长,今后20年亚太地区可能超越北美成为第一大天然气消费中心,因此将不得不全方位增加天然气进口,从而导致全球天然气贸易出现新的格局和流向,也就是西气东进(中东、非洲和中亚的天然气到亚太)、北气南下(俄罗斯的天然气到亚太)、南气北上(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到东北亚)和东气西运(美洲大陆的天然气到亚洲)。这也将带动一批跨国管道建设的新高潮和LNG贸易的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