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截至200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408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从2004年的3%增加到5%。预计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为1.25亿吨油当量左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10%。我国已把天然气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建立经济半径合理、重点区域全覆盖的管网输送体系已做出规划,明确了西气东输作为天然气板块中的核心业务。天然气利用以化肥工业为主变为’以气发电’、’以气代油’、’城市气化’为主。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市场份额、拓展天然气业务的原则,我国将规划构建覆盖全国的五横两纵天然气基干管网,逐步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就近外供、海气及液化天然气登陆的供气格局,最终形成以上海、长庆、北京为主干线的西气东输、陕京线和陕京二线,以及川渝、京津冀鲁晋、长江三角洲、西北、两湖地区为主的地区性天然气管网,实现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川渝盆地四大气区全面外输,再加上俄气进中国、沿海液化天然气,最终实现全国天然气的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和市场规模化。我国天然气管网全面建成后,将把天然气年供气量由目前的300亿立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1500亿立方米以上,从而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10%左右,实现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全面发展。
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全球每年天然气消费量已高达2.3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的24.3%。我国用于化工、发电等领域的天然气占总消费量的87%以上,其中化肥生产就占了38.3%。未来15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增速虽然会比原油快,但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预计2010年天然气供需缺口为200亿立方米,2020年进一步扩大到8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将超过45%。
中国政府鼓励外商参与从天然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天然气发电站、大中城市燃气等项目的建设与经营,对外开放的领域几乎涵盖了整个天然气产业链。我国对天然气终端销售市场继续扩大开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同时指出,天然气产业是一个高收益的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很大,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地区垄断竞争,给天然气行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天然气的发展,需要形成完善的气田—输气干线—用户产业体系,并由此产生良性互动,促进上中下游共同发展。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等西部地区,而市场主要在东部地区,因此,开拓东部市场是天然气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资源和市场之间形成完整、畅通的一体化产业链,才能培育产业良性发展的效益链。
专家建议,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政策和天然气产业长远战略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涵盖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监管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规划,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制定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现代化天然气监管体系,规范天然气上中下游各主体的运作。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国际燃气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燃气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燃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燃气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