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改委3月27日言之凿凿地表示“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的消息纯属无稽之谈”之后,仅时隔5天,国内多个城市却纷纷宣布天然气涨价或拟涨价:4月1日,长春将民用天然气价格正式上调40%;同日,江苏无锡亦正式将民用天然气价格上涨14%;4月9日,天津召开天然气价格听证会,拟涨价9%。
对于天然气价格上涨,诸多业内人士认为具有合理性,一是因为天然气进口价与出厂价的长期倒挂,二是因为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购气成本与终端价格联动)更加符合市场化方向。
但上述理由经不起认真推敲。以天然气进口价与出厂价的长期倒挂为例,尽管当前中石油与中石化“两桶油”的天然气出厂价远低于其进口到岸价,事实也证明“两桶油”的天然气业务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可是如对照当下天然气的国际标准价格(纽约交易所天然气期货价为0.8元/立方米左右),那么上述倒挂,其根本原因并非天然气初始进口价过高,而是管道运输和管理成本高企,导致天然气到岸进口价过高。
说到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即当国家调整天然气门站及管道运输费后,天然气公司应顺时调整终端销售价格,这一主张貌似公允,可在讨论这一所谓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之前,首先要厘清当下天然气公司的利润空间,如利润空间确实过小,甚至导致天然气公司普遍亏损,那么是有必要在涨价的基础上,推行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而如当下天然气公司利润空间可观,则应在降价的基础上,推行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
事实却是,我国绝大多数天然气公司不仅不处于亏损状态,反而处于暴利状态。比如,北京市天然气集团去年的净利润是21亿元;香港中华煤气去年净利润是77亿港元,而其主要利润来源于内地天然气业务。既如此,启动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显然不能成为天然气涨价的借口。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城市天然气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市天然气管网铺设得到大规模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亦因此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同样不能回避的是,在城市天然气行业从国资垄断转向与民资、外资合营之后,受“特许经营权”的羁绊,我国城市天然气行业实质仍呈半垄断状态,这某种程度上是当下天然气公司一边享受暴利,一边又不停嚷着涨价的根源所在。
天然气价格改革不能搞半吊子市场化,而应有系统安排。首先,“两桶油”应切实控制天然气的管道运输和管理成本,从而有效降低天然气的到岸进口价;其次,“两桶油”应加大“找气”力度,尤其应通过科技攻关加大页岩气的开采进度,从而整体增加城市天然气的供给;最后,天然气公司亦应有效控制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城市天然气终端用户的价格压力。
尤为重要的是,我国应尽快形成城市天然气管网与分销经营的相对独立,城市天然气管网的相对垄断可以存在,但城市天然气分销领域半垄断的格局必须打破,“特许经营权”更不能成为永远的免死牌,而应相对缩短特许经营的期限,通过优胜劣汰引入更具竞争力的经营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