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的表决,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这部新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处罚条款的环保大法,一经公布,就赢得了一片赞誉。
对于能源行业而言,随着这部“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的出台,环保大考也才刚刚开始。从首部《环境保护法》制定实施至今,短短二十余载,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屡创纪录,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频频亮起了红灯,首当其冲的能源化工产业难辞其咎。
事实上,在能源工业领域,环境保护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此前,在以GDP论英雄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监管层面的乏力和无作为,进一步助长了企业的违法排污行径。
就在不久前,时隔三年的康菲渤海漏油渔民索赔案开庭,该案件再次将背后折射出的能源环境污染问题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实,康菲渤海漏油案仅仅只是能源污染痼疾的冰山一角。长期以来,由于能源企业粗放式发展,片面追求发展效益,加之环保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少企业就陷入“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环保怪圈,导致肆意排污现象屡禁不绝,环境污染问题触目惊心!
具体到现在依然饱受环保争议的页岩气行业,由于面临资源保护、环保标准缺失等难题,在新环保法的制约下,如何在加快页岩气开发的同时兼顾好环境保护,使之真正成为绿色环保能源,考验着业界从业者的良心与智慧。
当初得益于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在很多国家被寄予厚望,这在页岩资源潜力巨大、能源需求旺盛的中国尤其如此。但是,环境问题也如影随形,利剑高悬头顶。研究员吴可仲认为,无论是在页岩气革命已然取得成功的美国,还是仍在苦苦寻求突破的中国,环境保护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目前,页岩气开采主要应用的是水平井钻井和水力压裂法技术,需要大量耗水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裂液含有化学试剂。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一般大部分压裂液会回流到地面先储存,然后再进行处理回收和再利用,在这过程中压裂液如若渗入地下或随雨季到来外溢,极易造成当地浅层和地下水质的污染。这对水资源禀赋分布不均匀的中国来说确实是一大考验。
另外,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油基泥浆和废弃钻屑污染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含油污泥和开采废水已经成为页岩气开采的两大污染物来源。
遗憾的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目前国内尚未出台配套的环保标准。随着第三轮招标临近,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时代也会如约而至,届时如果还没有相关的环保标准、法规制约,由此引发的环保问题就会愈加棘手。
在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高层罕见表态,“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环保问题显然已经到了避无可避的境地。研究员吴可仲认为,在治霾压力的倒逼下,更加严格的环保将成为另一种“新常态”,此前那种为了经济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终将一去不返。
这对于所有行业尤其是能源行业来说,需要及早做好准备。很显然,加大环保投入将不可避免,这将直接影响到页岩气开发企业的利润。尤其是当前国际油价又喋喋不休,页岩气是否还有竞争力?完成必要的环保投入后还有多大利润?这些问题页岩气开发企业必须及早想明白、算清楚!
在环保“新常态”下,即将实施的新环保法提前给页岩气敲响了警钟。当然,页岩气要想真正成为绿色洁净的“新能源”,仅仅依赖新环保法制约还远远不够。开发主体从根源上从严治污,转变发展方式,这才是还原绿水蓝天的关键所在,页岩气才会成为真正的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