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天然气产量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天然气进口量160亿立方米,增加16.5%.其中,LNG68亿立方米,下降2.9%,管道气93亿立方米,增长36.8%;天然气消费量502亿立方米,增长4.8%。
同比2014年数据,2014年一季度天然气产量3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7%;进口量137亿立方米,增长1.48%;消费量477亿立方米,增长7.92%。2015年一季度我国天然气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均有所增加,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增长至近32%。
天然气储产同增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40万亿立方米,已累计探明12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18%,处于勘探早期。勘查投入大幅增长、勘探理论的突破与勘探领域的扩展,以及工程技术进步降低资源经济门槛等因素,使得我国天然气的地质资源量与可采资源量均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2015年一季度,各大油气田天然气产量屡创新高。大庆油田天然气产销两旺,其中,气井气产量首次突破600万立方米/天,天然气销售量首次突破700万立方米/天。一季度以来,西北油田面对日益严峻的销售形势,创新思路,优化工作方式,使天然气销售工作高效、平稳运行。截至3月31日,累计销售天然气2.8259亿方。
进口量增速明显
我国气态天然气进口来源地区集中于中亚,截至4月30日,中亚天然气管道2015年累计向中国输气101.23亿标方,为快速增长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除此之外,进入2015年以来,缅甸气进口量连连攀升,大大提高我国气态天然气进口量。一季度缅甸气进口量达到8.22亿立方米。
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钦州段工程将于6月初完工,届时天然气运输成本大大减少,天然气价格也将会下降。云南楚雄至攀枝花段、攀枝花至凉山段天然气管道将在今年同步建设。预计在2016年年底,缅气将进入四川。中缅线的贯通将继续提高我国气态天然气进口增速,也为我国西南管道匮乏地区做出突出贡献。
消费量困境中稳步增长
近十年内,随着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等问题,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从出厂环节的井口价转变到省级门站环节的门站价,并逐步放开了液化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与直供用户用气价格。自天然气确定区分存量气与增量气以来,2013年、2014年存量气价格两连涨,受天然气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2015年,国家发改委决定自4月1日起,将非居民用气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增量气下调0.44元/方,存量气上调0.04元/方,完成天然气价改“三步走”战略。这是2005年天然气价格调整以来唯一一次下调,且增量气下调幅度较大。这将一定程度缓解天然气行业在油价下跌下的生存困境,利好下游推广应用,进而推动中上游发展。
本次价格调整,放开天然气直供用户(化肥企业除外)用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进行市场化改革试点。直供用户,是指直接向上游天然气供应商购买天然气,用于生产或消费、不再对外转售的用户。直供用户用气量较大,具备较强的价格谈判能力。天然气价格轮番上调以及2014年原油价格下跌影响下,天然气消费量增速明显放缓。因此,放开直供气价格,天然气消费量增速有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