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内燃气要闻 » 正文

未来能源格局将呈现的三大关键特征

日期:2015-05-20  

国际燃气网

2015
05/20
16: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格局

【导读】贸易模式:能源向东流动;能源结构:倾向低碳燃料;全球碳排放:增长高于预期。

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低油价“不正常”相反,BP认为:“当前的震荡是回归正常状态。持续变化是能源行业的常态。”这些变化包括:能源结构发生变化,需求平衡状况转变,页岩气、致密油、超深水石油或可再生能源等资源不断涌现,各经济体在扩张和收缩,能源生产和消费受到从战争到极端天气等破坏因素的影响,解决气候变化或增强能源安全的新政策出台等。

“当我们的行业聚焦于应对油价暴跌之际,从更长远的角度审视行业事件颇有裨益。”BP认为,未来20年世界能源格局将主要呈现三大关键特征。

贸易模式:能源向东流动

中国和印度的强劲增长,美国致密油气的蓬勃发展,以及不断增长的液化天然气贸易,将对全球能源流动产生根本影响,导致能源贸易模式由过去的“从东至西”向“从西至东”转变。

首先,中国和印度人口与人均收入的强劲增长推动了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到2035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达87亿,这意味着需要能源的人数增加了16亿。与此同时,全球GDP预计将增长1倍以上,非经合组织亚洲国家将贡献增长值的近60%,其中预计中国和印度2013~2035年年均增速为5.5%。到2035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成为世界上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共占全球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展望》预测,从现在到2035年,石油需求每年将增长约0.8%。经合组织国的石油消费已经在2005年达到峰值,预计到2035年将跌至1986年以来的低谷。持续增长的需求全部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印度增长超过400万桶/日,预计2035年后将超过中国成为需求增长的最大来源。

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产量将增加47%,消费量增加6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石油消费国,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超过俄罗斯成为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仅次于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从2013年60%(600万桶/日)升至2035年75%(1300万桶/日)。天然气依存度从略低于30%(40亿立方英尺/日)升至超过40%(240亿立方英尺/日)。

在出口区域中,中东仍是最大的能源净出口区域,但其比重从2013年的46%降至2035年的36%。俄罗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

其次,美国致密油气蓬勃发展。BP认为,目前石油市场的疲软主要源于美国致密油生产的强劲增长,而这将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解决。

技术创新和高油价大幅增加了美国的油气产量并改变了全球能源平衡。2007~2014年就采用每台钻机新井产量计量的生产率而言,石油年均提高34%,天然气年均提高10%。2014年,致密油生产使美国的石油产量增长了150万桶/日。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年增长量,全球也只有沙特曾经有过如此规模的年度增长。2005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还占总需求的60%;到本世纪30年代,美国很可能在石油方面实现自给自足。

再次,液化天然气增长并成为贸易的主导。由于天然气需求增加,跨区域贸易将会不断增长,到本世纪20年代初,亚太地区将取代欧洲成为最大的天然气净进口区域。页岩气的持续增长也意味着北美将在未来几年从天然气净进口区域转变为净出口区域。

绝大部分用于贸易的天然气将通过不断增长的LNG供应来满足。LNG产量将在2020年前每年增长8%。这也意味着到2035年,LNG将取代管道气成为天然气贸易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LNG和管道气进口将以年均7.6%的速度增加,LNG将在本世纪30年代超过管道气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的主导类型。

能源结构:倾向低碳燃料

BP预计,到2035年,尽管化石燃料总体比重将从2013年的86%降至81%,但显然,大部分的全球能源需求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然而,能源结构将向更低碳的燃料倾斜:未来20年,约1/3的新增能源需求由天然气满足,1/3由石油和煤炭共同满足,1/3由非化石燃料满足。

在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体)方面,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交通业,达到1600万桶/日,反映了车辆保有量迅猛增长;与石化相关的工业需求增长则为800万桶/日。在消费者选择、政策趋于严格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在未来20年将年均增长2.1%,所以尽管机动车数量增加1倍以上,但效率提升抑制了交通燃料需求增长。

在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天然气需求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9%,石油增速略高于煤炭。在中东和俄罗斯的推动下,约一半全球天然气供应增长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生产的常规气。从页岩气发展来看,北美目前提供几乎所有页岩气供应,2035年仍将占约3/4。中国是北美以外最有潜力国家,占全球页岩气增长的13%。到2035年,中国和北美占全球页岩气产量约85%。

煤炭的命运将发生剧变。由于非经合组织国家工业化进程将趋缓,年均增速将由2000年以来的7%放缓至未来20年的2.5%,加上环保政策实施和关键市场气价走低的影响,煤炭这一从200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将变为增速最慢的燃料。

在非化石燃料中,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的比重将迅速提高,从当前的3%升至2035年的8%,并在本世纪20年代初超过核电,在本世纪30年代初超过水电。

发电是所有燃料争相竞技的行业,各燃料占比在过去发生了迅速转变:石油比重在上世纪60年代上升,在70年代下降;核电比重在70和80年代上升,在本世纪下降;天然气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不断上升。中国将推动全球核电增长,预计年均增速为11%,到2035年增加超过1万亿千瓦时。

《展望》预计,发电行业最大的转变是煤炭比重下降,尽管煤炭仍将是主导性燃料,在发电燃料中占1/3以上,但低于当前的44%。煤炭与其他燃料的份额差距将大幅缩小,可再生能源比重将提高。

全球碳排放:增长高于预期

未来20年,能源效率将进一步提高,燃料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这都有助于减缓碳排放的增长,但影响有限。

BP预计,2035年前,碳排放量将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尽管碳排放的增速将从过去10年的2.5%降至最后的0.7%,但也明显高于科学家建议的增长轨迹,如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将比国际能源署的“450情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限定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高出180亿吨。

碳排放增长之快令人不安,为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政策制定者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而《展望》也提供了可行方案的对照信息及对排放量的影响。例如,发电行业以气代煤、为燃煤电厂加装碳捕集与封存装置、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加核电、提高车辆燃油效率、提高其他行业能效、提高电力生产效率等,但没有一种变化或改进可取得独木成林的效果,而且所有方案都面临成本、技术、政策等巨大挑战。

BP认为,各种预测凸显了决策者在今年年底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将面临的挑战。决策者必须采取措施以推动全球碳价制定,为行业和企业发挥必要作用提供适当的激励。

“理想的状态是全球统一碳价,但中国有句话‘摸着石头过河’,要收到最好的效果,不一定要一蹴而就。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的部分区域采取的是总量控制和交易的方式,其他地区采取碳税的方式。应首先形成区域市场共同机制,再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戴思攀说,“我这次来中国深切感受到,中国政府对实现减排目标的决心非常强,我对此更加乐观。”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