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在北京、莫斯科和黑河施工现场三地通过视频方式隆重举行,标志着这条联结中俄两国的陆上能源通道全线启动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工仪式并下达开工令。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分会场致辞。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主持开工仪式。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拟新建管道3170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已于2014年9月1日开工建设,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张高丽出席了开工仪式。
2014年5月21日,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合同期30年。双方约定,2018年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东线向中国供气,供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2014年8月和2015年5月,经中俄两国政府批准,购销合同正式生效。
张高丽指出,东线天然气项目是中俄两国最大的务实合作项目,也是全球天然气合作重大战略性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将俄罗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有利于带动中俄两国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两国能源战略多元化和保障两国能源安全,而且对全球能源合作格局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我们愿同俄方共同努力,集中资源和力量组织好工程建设,确保管道按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产,成为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世界一流工程,实现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为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做出贡献。
张高丽强调,中俄合作是长期、全面、战略性的合作,是双赢共赢的合作。双方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互补优势,积极推进长期原油贸易、东西线天然气、上游油气开发、煤电输一体化等能源大型项目合作,还要全面扩大非能源资源领域合作,以及投资、产能、金融、农业、远东开发等领域的互利合作,落实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推动中俄务实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梅德韦杰夫在致辞中说,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是俄中高水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集中体现和突出成果,有利于带动双方境内管道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俄方愿进一步扩大与中方在能源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务实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
17时32分,在黑河市施工现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黄维和代表工程建设方通过视频向张高丽报告:目前,项目施工、监理、监测和质量等各建设单位已经就位,设备、管材等施工材料已运达现场,开工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工程具备开工条件,请指示。
张高丽宣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
黑河施工现场,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三地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王宜林表示,中国石油作为项目的实施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中国石油整体优势,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科学组织项目实施,努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质工程、绿色工程,为深化中俄能源合作、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俄东线天然气的引进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雾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每年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与用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4万吨,将有效缓解东北地区天然气短缺局面,改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现状,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对带动我国钢铁冶炼、制管、装备制造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为建设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石油已组织开展了1422毫米X80天然气管道管材制造、管道断裂控制、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装备等一系列技术专题研究,形成1422毫米X80管材制造、管道工程设计施工、阀门管件技术条件等13项技术标准,申报国家专利8项。
国家有关部委、俄罗斯驻华使馆、管道沿线地方政府、中国石油等方面的有关领导在北京主会场出席开工仪式。俄罗斯政府、中国驻俄使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有关领导在莫斯科分会场出席开工仪式。黑龙江省领导及有关厅局负责同志,黑河市负责同志,中国石油参建单位负责同志在黑河施工现场出席开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