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后,全球第四大石油化工生产商——英力士集团董事长吉姆·拉特克利夫日前再次来到中国,为两艘即将从美国向欧洲输送页岩气的乙烷运输船命名。
这批在启东船厂建造的“龙之船”总共要建8艘,是英力士全球页岩气计划的一部分。为了每年将80万吨页岩气从美国运输到欧洲,英力士投资超过10亿美元。
吉姆·拉特克利夫说,这是一个全球性合作项目,涉及中国、瑞士、美国、丹麦、英国和挪威,“整个项目规模令人叹为观止,项目部分由中国工程公司承揽”。
“超过2000人参与了工程建造,每艘‘龙之船’需要大约100万个工时。”负责建造的太平洋海工集团董事长兼CEO梁小雷说。
资料显示,英力士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在全球16个国家中拥有65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2014年集团生产逾六千万吨的石化产品,销售额逾570亿美元。
“龙之船”起航
2011年英力士面临全面挑战。公司的美国石油化工业务在源自页岩气的廉价乙烷推动下蒸蒸日上,但同时欧洲业务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苏格兰北海天然气供应接近枯竭。吉姆·拉特克利夫说,“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我们在苏格兰的业务存在可能关闭的风险,与此同时会损失数千个工作岗位。在挪威,我们要谋划在美国和中东市场低成本竞争环境下的长期业务前景。”
拯救欧洲业务的唯一手段是美国气源,但是无法建造一条长达3000英里的海底管线。英力士集团财务总监约翰·里斯说,“我们需要一条虚拟的横跨大西洋的管线”。
所以答案是用船队组成一条横跨大西洋的虚拟管线,将丰富的天然气藏量与需求迫切的业务连接起来。唯一问题是没有人用船长途运输过这么大量的乙烷。
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但乙烷完全存在天壤之别,历史上仅用小型船只进行过短途运输。“横跨大西洋需要更大的船只。”英力士集团贸易和运输首席运营官戴维·汤普逊说。大多数企业认为这根本不可能,但英力士看准了这一机会,决心让美梦成真。
为此,英力士投入巨大资源从头做起,开发和设计全新的船只,将大量的乙烷安全地横跨浩瀚的北大[微博]西洋运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龙之船”在中国启东造船厂诞生了。
吉姆·拉特克利夫说,中国龙象征着权力、力量和好运,龙在西方也是一种象征符号,“我们希望将页岩气之价值赋予每一艘船上”。
改造欧洲石化业务及其原料和能源的供应,“龙之船”仅是这道谜题的一部分。英力士还斥资数亿美元建造储罐、场站设施和管线,保证能够接纳“龙之船”及其昂贵的货物。
7月16日,即命名仪式2天后,两艘“龙之船”将开始处女航,先在韩国进行测试,一切正常后继续航行到美国东海岸的马库斯胡克,首批气体于9月装船,横跨大西洋航行26天后抵达挪威雷福尼斯。
以前从未有过这一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之前人们都认为我们疯了。但是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后悔自责,为什么英力士做到了他们却没有呢?”吉姆·拉特克利夫说。
中国扩张计划
除了继续寻求在欧美增长的机会,英力士也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
早在1973年,英力士技术的前身就来到了中国开展业务。从那时起,英力士就成功的转让了许多专利技术给中国企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化工需求。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国神华等国内主要石油和化工公司均是英力士专利技术的受让方。吉姆·拉特克利夫说,在每一个项目上,英力士都尽可能提供了其最好的技术。
在中国进行实体项目投资之前,2011年7月英力士与中石油在欧州成立了合资企业Petroineos,主要从事贸易和炼油业务,雇用大约1000名员工,年营业额逾150亿美元。
吉姆·拉特克利夫说,该合资企业给中石油提供了一个扩大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的良好机会,也同样给英力士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英力士尝试将这种合作模式移植到中国境内。目前英力士在中国的实体合资项目上——在天津的渤海化工园建造全球最大的丙烯腈工厂。项目总投资达5亿美元,将于2017年完工,英力士承诺工厂将会使用英力士最先进的工艺和催化剂技术。
该天津丙烯腈工厂是英力士丙烯腈和天津渤海化工50/50的合资企业,以满足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对石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吉姆·拉特克利夫表示,越来越多的新项目将可能投资于天津,英力士技术带来的“新的化学”将会为天津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机会。
自贸区“试点”样本
英力士在中国还有一个重要业务,统一管理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贸易。
早在2005年,英力士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其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总部——英力士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但受当时外汇管制等政策限制,并未真正发挥亚太区总部的作用,而是通过英力士注册在亚洲区其他国家的公司行使其贸易中心、结算中心、订单中心等功能。
据介绍,直至2010年10月成为“国际贸易外汇结算中心”试点企业后,英力士受益匪浅,节约了贸易成本,资金运用得到了有效提高,贸易便利化大大提高。数据显示,2011年英力士(上海)贸易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450%。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英力士的试点专用账户升级为国内资金主账户,融合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和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功能。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是投资管理体制创新,而跨国公司的产品销售、原料采购、项目融资、新企业设立等,都与投资管理体制密切相关。
就化工制造企业而言,无论是原料成本、产品成本还是能源成本,中国与美国相比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在中国建厂主要是看好中国巨大而广泛的内需市场,节省从国外工厂运到中国的成本。这是跨国公司从“离岸贸易”转向“近岸贸易”的必然选择。
今年3月31日,英力士与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签署了“亚太运营商计划合作备忘录”。这个项目是管委会根据跨国公司实际运营需求,制定系统的组合式政策扶持体系,培育区内跨国公司成为亚太区营运中心和营运总部,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英力士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雷认为,新加坡“全球贸易商计划”主要针对离岸贸易并对具有资质的离岸贸易收入给予5%或10%的特惠税率,上海自贸区“亚太运营商计划”虽然在税收政策上未有变化,但涵盖的业务范围更广,而且各项政策的创新和功能深化正在不断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