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关注OPEC市场战略新动向

日期:2015-10-20  

国际燃气网

2015
10/20
15:1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市场 国际油价 天然气汽车

石油需求增长疲弱,国际油价大幅回落,石油供需持续增加,石油供需由偏紧转为宽松,石油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石油贸易更加集中与亚洲等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对传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的经济和石油工业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谋求石油工业长远可持续发展,OPEC国家已经根据市场变化做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将是OPEC下一步市场开拓的重中之重

在国际油价大幅回落、石油供需持续宽松、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OPEC希望通过增加出口以图稳固、扩大自己在石油市场的份额比例,而中国又是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OPEC供应与中国需求之间的互补性为双方加强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OPEC在未来将把中国作为市场扩展的重点。2014年,中国石油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增至16.5%,中国石油需求占世界石油需求的比重增至12%。

OPEC将努力保持在石油市场中的份额比例

OPEC的长期战略是一方面保证油气传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通过价格手段抑制其他能源对油气的有效替代;另一方面,保证OPEC国家在石油市场中的绝对控制力,努力增加市场份额,并抑制以美国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的发展。在本轮国际油价下跌过程中,沙特放弃“限产保价”政策,而是采取了降价保市场的策略。

根据BP数据,OPEC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份额在1973年达到最高点51.2%,最低为1985年的27.6%。21世纪以来,除2002年之外,OPEC的石油产量份额均保持在40%以上。2009年,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份额开始回升,2014年升至12.6%,对现有的OPEC市场份额形成威胁。

OPEC将努力保持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在经济性、环保性、能源安全性的竞争下,石油正经受替代能源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进一步削弱了石油需求弹性。1985年至2013年,能源消费强度年均下降0.8%,而石油消费强度年均下降1.4%。在发电、工业和空间加热等方面,石油与其他燃料竞争,不断被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甚至煤等燃料替代。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点主要是运输和石化领域。运输领域石油需求比较刚性,但也正面临电动汽车和天然气汽车的挑战。石化工业节油的空间较小,缺少大规模的替代原料,石油需求韧性最强。在多个国家中,发展替代能源已经具有战略优先性,因而,即使当前低位油价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石油产品的经济性,但对石油需求的提振效果有限。

OPEC主要产油国的经济仍然是以石油经济为主,长期内无法摆脱石油对经济贡献的绝对地位。为了保持长期经济发展需要,将会努力保持石油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不动摇。OPEC在中长期石油市场展望报告中预计,到2040年,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由2013年的31.5%降至25.2%,降低6.3个百分点,但仍占到1/4。

OPEC将努力维持长期石油市场的稳定

在低油价环境下,石油勘探和生产的盈利性下降,甚至变得不划算,2014年9月以来,全球石油上游部门的公司报告削减了资本支出并大规模裁员,钻机数显著下降,也有抵抗力较弱的小型石油公司已经停产或破产。总的来说,投资下降终将导致石油产量增长放缓甚至下降,长期产能增长潜力下降,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市场剧烈波动。OPEC应努力顺应石油市场的周期性变化,通过产能调节保持石油的长期稳定,避免价格大起大落。

OPEC将努力维持生产成本上的优势

在油价低位环境下,石油公司积极进行控成本、提效率的措施,加之原料成本下降、技术进步等因素,全球原油生产成本普遍被重置至更低水平。全球平均盈亏平衡成本2015年至2016年较2014年下降12%至18%,其中,美国下降最为显著,2015年原油生产平均成本比2014年下降20%至30%,新井成本下降40%。其他产油国成本的大幅下降缩小了与OPEC成本之间的差距,OPEC的成本优势受到挑战。为了长期维持OPEC产油国低成本优势,OPEC将通过多种手段降低成本。

鉴于OPEC的市场战略新动向,有以下建议。

亚洲将是未来OPEC的主要目标增量市场,应在全产业链加强与OPEC之间的合作。随着美国石油自给率的不断提高及欧洲地区石油需求的下降,以及成品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的原油贸易的不断萎缩,作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头号力量的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原油贸易的主要增长点,必将成为主要生产国竞相争夺的焦点。OPEC和中国市场的互补性为双方之间的合作打开了巨大空间,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与OPEC之间的全产业链合作。

价格将成为OPEC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应加强中国在贸易中的话语权。随着美国页岩油、加拿大油砂产量的增加,以及利比亚和伊拉克原油产量的恢复,世界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日益凸显。中国作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中东、非洲、前苏联和拉美等地区的产油国纷纷加大了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且对中国买家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OPEC必将利用价格优势争夺亚洲市场份额。应该以此为契机,增强贸易中的话语权。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