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功开发大型液化工艺技术,完成国内液化技术的破冰之旅;2014年,CGTank技术的天津浮式LNG(液化天然气)两座3万立方米储罐顺利升顶;2015年,LNG接收站技术三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多项成果被誉为国内及国际LNG行业的“里程碑”……这些技术是如何炼成的?目前,记者到中国海油所属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采访,一探究竟。
创新实践,“气”场十足的实干家
走近技术研发中心,记者强烈感受到这支LNG高新技术队伍的强大“气场”。这种气场,来自于研发团队对核心技术的精准把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天然气液化技术一直被欧美国家垄断,气电集团在那段时期饱受国外公司垄断带来的高价格和强束缚之苦。气电集团管理层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开发必须以我为主,精准把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为此,技术研发中心主动担当起国内首个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研发的重任,带领国内顶尖科研院校和设备制造厂商,成功完成了大型液化技术和配套国产设备的自主研发,一举使海油成为世界第五家掌握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的公司,也让海油日后在海外资源获取时能挺直腰杆。
这种“气场”,更来自于科研人员雷厉风行的实干实践。在技术研发中心,有一个特殊的团体,成员大多为女同志,她们是LNG接收站设备组的科研工作人员。在首席工程师陈峰的带领下,她们七年来先后承担了45项科研与工程设计业务,在接收站关键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陈锐莹是其中一位技术骨干。在天津LNG接收站3万立方米储罐项目上,她第一个要求下基层,白天跟着男同志下工地,晚上在宿舍挑灯工作,被同事称为“工作狂人”,在现场工作210天,完成各类文件50余份,累计8万字。正是她们的这种实干精神,助力天津LNG储罐接收站项目支持任务圆满完成,实现降本增效300万余元。
创新思维,“气”宇轩昂的践行者
用“超博”的话来说,技术要领先,一定要想到别人前面,才能走到别人前面。技术要真正发挥效益,必须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工程化优势。
“超博”是同事们对LNG储罐方向带头人张超博士的亲切称呼,不仅因为他是博士,更由于他总是不断超越,不断超前。
作为研发中心最年轻的首席工程师,他带领储罐核心团队在短短两年内攻克了大型LNG全容储罐技术。不过在他看来,技术研发不能囿于对技术开发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将技术工程化,才能发挥技术最大优势。
国内新技术的研发成果固然可喜,但在市场信任度上仍难以和国外同水平相对成熟的技术相抗衡,给国内新技术产业化带来重重阻碍。
将新技术变为工程化的现实尤其需要大胆创新,更需要公司上下一心为技术工程化共同努力。面对质疑,总公司、气电集团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研发中心领导和储罐团队立下军令状,首个采用自主技术的天津LNG项目2座3万立方米储罐项目顺利实施、顺畅运行。创新之路不断前行,采用自主技术的福建莆田接收站2座16万立方米储罐正在加紧建设中。
在“超博”团队项目推广成功案例的激励下,LNG加注技术团队、甲烷合成技术团队都先后积极践行工程化,在研发同时积累产业化能力和资源,尽可能快速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工程化优势,形成一股践行技术工程化的蔚然之风。
创新精神,生“气”勃勃的弄潮儿
技术研发中心现有研究人员154人,平均年龄仅为32岁。其中,“超博”储罐技术团队最大者不过34岁,最小者才刚过22岁。年轻,是研发中心团队的鲜明标签,充满了朝气蓬勃的创新精神。在技术研发中心的办公室,灯光经常亮到很晚,里面一直充满生“气”,大家几乎每天都要在这里进行头脑风暴。
这段时间,技术研发中心储罐技术团队的青年骨干讨论液化天然气储罐技术研究的新方向:“LNG会不会有其他的存储方式?比如将它再压缩十倍,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管输团队的年轻工程师还在研究“东南沿海管网交错、气源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如何调度才能新增管输能力?”有人奋笔疾书演算数据,有人开动大脑思如泉涌,朝气蓬勃的干劲儿处处流露,大家沉浸在新技术研发的思维火花中,早已忘却夜色渐深。
“中心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年轻人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推动产业不断创新,并乐在其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研发中心主任单彤文欣慰地说,“我们的团队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块使,共同把液化天然气技术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种状态非常难得,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