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今年4月壳牌CEO范伯登(Bvan en Beurden)在中国所说——2016年将是壳牌的BG(英国天然气集团)整合年。
今年2月壳牌集团宣布完成了与英国天然气集团的合并,这是此轮低油价周期中行业里最大的一笔交易。壳牌逆势大手笔收购,吸引了业界高度关注,彼时有评论认为,收购BG展示了壳牌向天然气业务转型的决心。
6月28日,壳牌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天然气一体化及新能源业务执行董事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履新后首次来到中国时,谈及壳牌整合英国天然气集团工作的最新进展与壳牌的下一步发展战略。
“合并BG为壳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将成为公司进一步转型的跳板。全球能源转型正值其时,壳牌希望参与这次转型,通过生产更多天然气以减少煤电,同时继续投资于未来能源,如低碳生物燃料和交通用氢燃料,通过帮助发展碳捕集与埋存技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并继续支持政府主导的碳定价体系。”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表示。
液化天然气和深水油气业务,将会是壳牌更加专注的优先增长领域。
据了解,壳牌在 2016 年组建了新能源业务,涵盖一系列重要的方向,如交通新燃料、生物燃料和氢,包括如风能、太阳能在内的整合能源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和能源系统的去中心化来联结客户与新的能源业务模式。
壳牌的战略离不开庞大的市场,在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眼中,中国是壳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交通运输业, 中国目前大约有 20 万辆液化天然气驱动的重型卡车和大客车, 这是欧洲液化天然气卡车数量的 130 多倍,为卡车提供供气的有大约 2000 座加气站和 100 多座小型天然气液化厂;
此外,中国还鼓励人们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有效的政策已经为太阳能和风能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过去 3 年,风能装机容量实现了翻倍,太阳能装机容量则跃增了 12 倍,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同时,他强调:“在中国,壳牌与英国天然气集团的合并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合作伙伴的有力支持。”
通过把从上游油气资源到下游市场的整条能源业务链整合起来,在中国国内及海外为业务伙伴实现最大价值,是壳牌正在施行的战略。
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说,在上游业务方面,壳牌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国内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并积极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这其中,包括壳牌将继续与中石油在长北合作,开发生产致密气,实现年产量 33 亿立方米,保障首都北京的供气;此外,壳牌将继续与中海油合作,在莺歌海区块进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与中海油合作开发南海油气田,参与中石油长北致密气项目和四川富顺-永川页岩气区块的勘探开发,在中国国内,壳牌深耕的领域涵盖上游勘探开发、化工、加油站和润滑油销售等业务,是参与上游勘探开发项目最多的外国公司。
壳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与英国天然气公司的合并完成之后,壳牌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供给方面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每年向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提供股权气的合同量达到1400 万吨。
据悉,2016年-2019年壳牌还将推出一批新建大型项目。
在下游业务方面,2016 年初壳牌与中国海油正式达成协议,扩建双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已有的、股比为 50:50 的石化合资企业,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透露,按照该协议,壳牌将参与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海油石化项目,在现有南海石化联合装置旁参资兴建另一套石化联合装置。
壳牌的加油站网络在中国不断扩大。“我们在全国通过合资公司运营大约 1200 座加油站,并于近期在浙江省新成立了一家独资分公司——浙江壳牌燃油有限公司,将在浙江全省建立零售网络,进一步加强壳牌的零售业务。”他说。
在天然气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全力进军天然气业务的壳牌如何保证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面对外界的这个问题,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回答中提到最多的词是“降低成本”,“通过技术上的突破来降低成本,形成竞争力,相信壳牌能够成为全球天然气领域的领导者。”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