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未来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LNG为代表的气体燃料取代燃油作为船舶燃料将是航运业的大势所趋。随着未来全球范围内油价持续提升,LNG与燃油价格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未来加油港很可能将逐渐被加注港所取代。
LNG取代燃油大势所趋
传统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是未来船舶可能采用LNG动力装置的主要原因。然而英国石油近期发表的一份关于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可供人类开采40年左右。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LNG将逐渐取代石油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能源方式将是大势所趋。
未来全球范围内环保要求的持续升级将推动LNG动力装置在航运业的发展。从目前国际公约发展的趋势来看,2016年以后建造的船舶需要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第三级的标准,而2020年以后船舶将不再允许使用含硫量超过0.5%的燃油或采取其他等效方式减少废气中硫氧化物的排放,这将直接导致未来船用燃料成本的迅速上涨。与燃油相比,LNG在环保方面的优势无疑是显著的。由未来国际海事环保要求升级而引发的船用燃油价格上涨也将进一步拉近燃油与LNG在价格间的距离,让LNG在船用燃料市场更具竞争力。
如果说未来采用燃油的船舶发动机燃烧污染物排放问题可以通过安装尾气处理装置解决,那么国际公约对于船舶能耗控制的要求就只能通过改用LNG予以解决。目前,IMO已经通过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的方式对新造船的能耗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未来IMO和欧盟都有可能对现行的船舶能耗衡准进行升级。21世纪初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让低速丰满船型的设计理念在民用船舶设计中迅速推广,未来的船舶要想通过增加载货量或者降低航速的方法减少船舶碳排放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此,采用气体燃料很可能是未来船舶满足全球范围内日趋严格的碳排放衡准的唯一途径。
LNG加注港需具三条件
与加油港类似,
LNG加注港同样需要具备靠近国际货运的主干道、拥有稳定而廉价的LNG供应渠道以及便捷的资金支付与清算环境三个条件(本刊今年第10期《加油港如何借油价提振之东风》曾予以报道)。然而,未来全球范围内加注港的分布与加油港会存在显著差异。与石油一样,天然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天然气在运输方面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始终难以与石油匹敌,LNG存在开采工艺复杂,加工工艺简单,转运风险高、损耗大的特点,故在资源开采地进行销售更为合理。因此,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黑海、波罗的海、波斯湾沿岸港口及马六甲海峡沿岸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具备成为LNG加注港的先决条件。
采用LNG作为燃料的船舶续航力不足的特点决定了全球范围内很难出现类似目前加油港的超大型LNG加注港。气体燃料储罐及相应的输配气系统在船上布置的特殊要求是制约LNG动力船舶续航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储存气体燃料的储罐与燃油相比都具有更高的潜在风险,因此,在船上布置气体燃料储存舱和相应的输配气系统并不容易。对于甲板面积富裕的液货船而言,气体燃料储存舱和输配气系统尚能布置在露天甲板上,而对于甲板面积并不富裕的干散货船而言,船舶航行过程中所能够携带的气体燃料数量将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采用LNG作为燃料的船舶续航力通常只有20~22天(约10000海里),而采用燃油的船舶续航力普遍在42天以上(约18000海里),这意味着采用LNG作为燃料的船舶从东北亚到西欧的航行过程中至少需要添加1~2次燃料。未来全球范围内LNG加注港将呈现点多、面广的发展特点。
LNG自身所特有的额外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LNG燃料市场的格局。LNG加注港不宜布置在靠近居民区和重要工业设施的位置。通常而言,无人居住的海岛、人造岛以及人烟稀少的海岸是设置岸基LNG加注港的最佳地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岛礁资源丰富的中国东海、南海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总体人口密度较低的波斯湾和澳大利亚港口未来都拥有成为LNG加注港的潜力。
中国LNG加注港潜力巨大
未来LNG取代燃油成为船舶最主要的能源给中国港口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从目前国际船舶燃料供应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港口在燃油贸易方面不如鹿特丹、纽约、新加坡等目前已经形成的国际型加油港,以及波斯湾和印度西海岸等未来有可能成为国际型加油港的港口更具竞争力。但LNG动力船续航力不足的固有特点决定了未来从中国港口出发的LNG动力船加注燃料属于“刚需”。
更为重要的是,与原油相比,中国境内天然气资源的储量本身比较丰富,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天然气的渠道也更多,运输过程中受地理环境与天气变化的影响也更小。
由此可见,未来的中国LNG加注港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还具备自身特有的优势。
总体而言,未来布局加注港相对布局加油港而言更符合中国国情,目前中国境内的主要港口城市都有成为加注港的可能。
然而,目前中国船用LNG配套设施的建设依然比较落后。此外,目前沿海
LNG加注站的配置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短期内很难满足未来航运业的需求。
中国LNG燃料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主要是由于在LNG加注站特殊的风险与技术规则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因此各地政府主管机关对于LNG加注站建设的方案论证与最终审批都会极为慎重,岸基LNG加注站从方案申报到开工建设通常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完善与LNG加注站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是未来中国加注港发展的前提。
近年来欧洲地区出现的水上LNG加注站的概念为未来中国加注港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与岸基LNG加注站相比,水上LNG加注站的布置相对比较灵活,一旦发生事故对于附近城市和工业设施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降到最低。
未来的水上LNG加注站也可能采用类似目前海上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模式。半潜式平台通常都配备定位设备,在水深300米以内采用锚泊定位,当水深超过300米后需要依靠动力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定位方式非常灵活。由于半潜式平台作业时下体会完全沉入水面以下,因此海上风浪对于平台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安全程度与人工海岛相当,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也相对健全。
从这个角度来看,半潜式大型海上LNG加注站或将成为未来中国加注港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