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厂最近发现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让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采气一厂财务科长开心地介绍着。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属地管理工作,解决基层单位权责不匹配问题,采气一厂通过采取“放、管、服”的方式来激发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
大家发现,这个“放管服”新“丝”路:让基层员工也算起了经济账、让“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真正实现了小钱也能办大事,不仅激发了基层活力,还提升了效益。
基层员工算起经济账
“张站,你这是又在捣鼓啥。把被单子都撕成一块块的有啥用处。”十号
集气站站长不解地问。
“擦设备用。我们擦拭设备用的毛巾使用率很高,这些破损的被单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而且还是纯棉的,擦拭出来的设备肯定又亮又新。”张站长一边说着,一边呵呵地笑着。
该厂自从开始了权力和费用下放,员工当起了“大管家”,从“要我省钱”到“我要省钱”,人人算起经济账。
在此背景下,采气一厂领导班子开启生产经营一体化改革。
“放权”,以业务为导向,通过充分论证和调研,对机关部门的部分业务权限及费用进行下放,包括站场维护费、青苗补偿费、班组长竞聘权等共计30项。
“监管”,机关部门单独建立下放费用管理台账,对下放费用进行过程监管,计划财务科每月通报重点下放费用的使用情况。本着“节约成本、合理使用”的原则严控各项费用支出,对未经程序超权限和超额度使用的情形要进行追责。
“服务”,按照“先建立规则、再完善制度、边试边完善”的原则推进工作。机关部门按照内控管理要求,重新制定下放相关权限及费用后的线上和线下审批流程,营造便利环境。
涉及基层的利益,厂领导班子改革时慎之又慎,但同样十分自信。“一线管理者最清楚降本的空间,让这些真正花钱的人懂得节约钱,这是控本的精髓;让节约钱的人获得实效,这是改革的核心。”采气一厂领导自信满满地说。
在改革中,各个作业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能降耗、修旧利废、工艺改造等各类降本措施陆续开展起来,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以前我们节约了,剩余的钱要上交,下一年会更紧张,现在不用担心了,我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口袋,有效节约就是创效。”采气管理一区经理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针对这一情况,该厂根据固定的标准成本系统和各作业区产能规模,测算各自年度预算总盘子,实现了预算与产能规模挂钩;产能提升,预算还有可能增加。在此基础上,节约多少资金都可以自主支配,这给基层单位吃了颗定心丸。
但同时,为了更好、更公平地控制成本,该厂对各个作业区的共性成本设置了统一的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就知道你结余了多少。”采气管理区的经理介绍说。
随着权力下放的激励考核,各个生产区更加注重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效益,让自己的经营权越来越宽。
“我们都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也效仿厂里把权力下放,鼓励每个月自主创新和节约成本多的集气站,并给予一定的效益考核浮动,再兑现到具体做节约贡献的个人。”采气管理一区经理开心地说。
“省钱能得实惠,现在从机关到基层员工大家都争做‘会哭’的孩子,全员节约意识被有效调动起来。”该厂厂长高兴地说。
小钱也能办大事
“经理,近期,沙尘频发,巡检中发现部分集气管线裸露地表,我们打算在这些地方安装警示牌,以保证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生产例会中,采气管理一区HSE监督管理员汇报道。
“很好,这个批准。你们能把工作做在前头,证明你们用心了。”该区经理立即给予了答复。
“可是,厂里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费用,资金方面……”HSE监督管理员担心地说。
“你们先开展工作吧,这个我来想办法。”该区经理补充说。
在油田企业,一些小型隐患由于无法及时立项治理,随时有演变成大隐患的风险,带来安全环保和外部协调双重压力,而改革中节约的资金可以自由支配无疑是雪中送炭。
“虽然安装警示牌几千元是小钱,但是解决的可是大问题。它不但可以降低
采气管道被破坏的风险,也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给基层员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效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权力和责任对等,有了花钱的权力就有了管钱的责任。我们在使用资金的同时,也肩负着质量监督的责任。权力大了也有风险,每项资金都不能违规使用,都要严格把关,否则产生不良后果,责任都在我这。”采气管理一区经理继续补充道。
“不过我们有信心管理好这个能办‘大事’的‘小钱’。”最后,采气管理一区经理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