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项目”结题评估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汪尔康、雒建斌、高德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苏义脑、康玉柱、蔡美峰,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北京)孙继平、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东柏等多位国内知名行业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对项目进行了评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大庆油田牡丹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东北电力大学、抚顺矿业集团、徐工集团、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局等项目相关单位,吉林大学项目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评估会。
2009年9月以来,为有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创新,提升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教育部和财政部委托吉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油页岩资源研究领域的16家优势单位,协同吉林大学10个学院开展交叉合作,汇集各单位、各学科200余名科研人员,启动实施了“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试点建设项目,项目总经费1.95亿元。
经过7年多的不懈攻关研究和科技创新,项目组科研人员构建了“油页岩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高性能仪器与装备研制”为一体的创新链,自主研发了局部化学反应法、近临界水法和高压工频电加热法等3种地下原位裂解技术,其中局部化学反应法首次成功产出油页岩油,标志着我国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发展了油页岩资源评价的新方法,通过对东北重点盆地的资源评价,实现新增油页岩资源量5789亿吨,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储备支撑。自主研发了油页岩资源勘探技术和仪器,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油页岩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及技术。自主研发了油页岩资源仿生钻采技术和装备。自主研发了油页岩综合利用新技术,实现了油页岩资源的高效利用。培养了一支高水平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围绕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9篇,其中SCI收录156篇、EI收录105篇;授权发明专利65件,软件著作权22件;出版学术专著2部。
评估会上,吉林大学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任露泉做项目工作报告;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吉林大学副校长孙友宏做项目评估汇报,并对评估专家组的质询进行了详尽解答。
通过听取项目组汇报,审阅相关材料,经质询和讨论,评估专家组一致认定: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项目,针对我国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基础理论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成果,创建了国家油页岩资源创新研究基地,组建了一支从事油页岩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了我国油页岩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可持续的创新能力。项目创新成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建议国家继续投入开展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