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内燃气要闻 » 正文

塔里木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所新员工培养小记

日期:2017-07-20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国际燃气网

2017
07/20
10: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增产 天然气 塔里木油田

    早上承选1套天然气增产砂体,下午又开始对库车回注区块和回注井优选工具,晚上归纳整理一天的资料。这是7月17日,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所王翠丽一天的工作轨迹。参加工作不满两年的王翠丽,在天然气所已成为技术上的“小新秀”。她负责承选的砂体给天然气的增产带来新活力。
 
  像王翠丽这样快速成长起来的员工,在塔里木天然气所并不鲜见。近年来,塔里木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所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发展关键,不断探索如何将油田发展需求与实际培养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员工的潜力优势。
 
  “导师团”多帮一
 
  “导师们常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搞动态对各种数据的处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光要精通一个软件,也要涉猎其他方面,这样才能干好本职工作。”天然气所台盆室助理工程师孟令烨说。
 
  孟令烨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天然气所员工培养模式刷新了她以往对导师带徒仅仅是“一对多”或“一对一”的认识。刚走出校园大门参加工作的她,从未想过会有强大的“导师团”助力自己成长。
 
  天然气所的工作涉及气藏描述、开发方案编制、气藏动态分析等方方面面。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常要涉猎地质、物探、测井、气藏工程等多专业,极其考验员工的科研综合素质。
 
  天然气所抓住“要点”,改变以往“一对一”的导师带徒制度,结合员工所学专业及特长,为每一名员工都配备了“导师团”,从学术、生产等不同领域为员工匹配多名专业导师。
 
  在“导师团”的助力下,员工成长驶入快车道。其中,孟令烨不但高效地完成了英买力、牙哈及和田河气田90余井次的试井资料解释处理工作,还总结出了利用试井资料结合物探,以及地质研究成果来研究断层封堵性的新方法,进一步加快了项目组的科研进展。
 
  告别填鸭式培养
 
  “在做汇报PPT时,我的导师仅仅给一个汇报大纲,中间允许我自由发挥,在中间节点和汇报前给予指导,剩下的都是自己找、自己学、自己干,我觉得特别锻炼人。”天然气所塔西南室助理工程师崔灿如是说。
 
  今年5月,崔灿根据研究和大量的调研,提出了“和田河气田的连通性是受构造和裂缝属性共同控制”的这一认识。
 
  一周后她得知,这个认识与天然气所所长兼副书记张承泽得出的“和田河气田属于构造控制的气藏”结论大相径庭。崔灿以为自己“闯了大祸”,不料所长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在会上对她提出了表扬。
 
  天然气所的员工培养办法有些特别,开明、鼓励创新是主旋律。导师们给新员工提出问题,给他们独立的思考空间,不搞填鸭式培养,只在关键节点上把控,鼓励新员工开拓创新。
 
  “认识对或不对以后可以探讨,但这种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科研、敢于提出独立见解的态度,我们大力支持。科研就是要鼓励大胆设想、敢于创新。”张承泽说。
 
  早压担子早成才
 
  “如果缺乏对油气藏系统的认识,数模得到的结论往往会与事实相违背。不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仅埋头学理论、看书是无法有这样的认识的。”天然气所库车室工程师张永宾对此深有感触。
 
  张永宾于2015年毕业来到塔里木油田工作,天然气所的工作与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在简短的岗前培训后,便接到任务需要立马着手工作。
 
  就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让张永宾很快成长起来。他不仅结合地质、动态,将克拉2、迪那2气田的数值模型建立了起来,还主动编制了生产动态跟踪、方案指标自动生成等程序,解决了科研中生产跟踪不及时、报表格式不规范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永宾的经历,天然气所的每位新员工都经历过。在这里新进员工没有先看书、先学着的“待遇”,导师们会带着他们参与到各类实际工作中,还会创造一些机会,紧压担子,让新员工尽快成长起来。
 
  “我们有最牛的导师、最棒的设备、最好的政策,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张永宾道出了员工共同的心声。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