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液化气充气时会不会短斤少两?瓶体超期“服役”如何有效杜绝?如何鉴别哪个气站出厂的液化气?如何避免非法充导气行为……这些瓶装液化气使用中的“痛点”,如今,在邳州市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推行管理新模式
扫码充装液化气
日前,在海天石化液化气站充气车间看到,工作人员张丽用扫码枪扫描需要充装的液化气瓶“二维码”,气瓶充装单位、检验单位、气瓶状态、生产日期,容量、是否为超检瓶等信息一目了然。接着,张丽把气瓶放在称重秤上,连上充枪,固定安全阀,开始充装液化气,3分钟的功夫,14.5公斤液化气充好,充枪自动关闭,最后在瓶口处贴上封套。市燃气办主任邵杏波介绍,如果是超检瓶则无法进行充装,充装好的液化气瓶将由气站配送中心配送员送到用户家中。从气瓶充装、销售、配送到用户使用等,在邳州市实现气瓶流通过程中全方位监管。
瓶装液化气供应点面广量大,在未整合之前,全市城乡共有液化气供应点434家,为了利益,许多供应点不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充装作业,给超检瓶充装、超量充装、充装后不塑封、非法充导气等行为屡禁不止,服务人员也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为此,邳州市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去年6月,在全市推行瓶装燃气市场管理新模式,将原本7家燃气储配站合并为2家企业,实行瓶装燃气市场公司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有效解决了瓶装液化气经营站点安全设施不完善、服务行为不规范等现象。
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统一经营,推行瓶装液化气市场企业化运行只是邳州市强化全市燃气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邳州市加大对瓶装液化气查处力度,共组织检查101次,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液化气案件27起,查扣违规运输车辆31辆、50公斤钢瓶112只、15公斤钢瓶242只、导气管11支;共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7份、取缔通知书9份,行政处罚5家,对4名违规人员进行了行政拘留。与此同时,为确保管道燃气安全,制止占压管道燃气设施行为,邳州市还加大对管道燃气查处力度,严格按照“处罚一律上限”的要求进行处罚,达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的效果,并依法拆除临时供气点,进一步规范液化气配送中心设置,强化餐饮场所
燃气管理,督促燃气企业与餐饮场所使用单位签订供气合同。截至目前,已完成管道燃气供气合同400户,瓶装液化气562户。邳州市燃气经营企业、液化气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正规经营意识显著提升,管道受损、私拉倒卖液化气行为逐步减少。
日前,从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获悉,下一步,邳州市将重点加大对跨区采购、储存、销售劣质液化气行为实施布控稽查,坚决打击黑气点以及遛乡导气等行为,一经查处,按照“六个一律”要求进行处罚;加快邳州中燃天然气公司安装队伍建设,提高行业服务质量,为邳州市“煤改气”工作出谋划策,力保广大居民用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