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满足京津冀地区冬季供气需求,天津南疆LNG码头紧急协调
FSRU(浮式气化储存装置)“安海角”轮替换现有的FSU(浮舱)“尼奥”轮。调整后,LNG码头具备液化
天然气的液态分销和气化外输双重能力,能更好地保证冬季供暖期间的不间断供气。随着气温的降低,LNG船舶的到港高峰期也随之到来。为满足冬季京津冀地区的用气需求,今冬将有20余艘LNG船舶为京津冀地区带来20余亿立方天然气(气态),对京津冀地区的冬季保供提供有力保障。
2 截至12月3日,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攀升至1870万立方米。涩北、东坪、马仙三大气田比去年同期提前10天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今冬明春天然气冬季保供开启以来,青海油田已累计向涩宁兰管道及周边供给天然气10.7亿立方米。
据介绍,入冬以来,下游用户对天然气需求量日渐增加。为确保冬季天然气平稳有序供给,青海油田提速天然气产能建设及地面配套工程投产,加大措施作业和生产保障,优化冬季钻修井机组协调工作,消灭机组等停现象,全力保障作业机组工作量有序衔接。根据下游用户需求量安排气田生产,东坪气田专供油田周边市场,有效缓解了台南气田外输压力,释放了产能,保证涩北主力气田日增产80万立方米。而花土沟原油生产一线停用气田天然气资源,生产生活保障采用油井伴生气“自给自足”,每天可向涩北集输站增输天然气30万立方米。
3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建设的卡拉库利区块天然气田项目一期12月4日正式竣工投产,这对中乌两国能源合作和乌当地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也是今年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乌首个合作项目正式开花结果。卡拉库利项目由中国石油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共同出资,包含3个气田,设计最大年产量为10亿立方米。所产天然气经过处理后将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输往中国,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有10亿立方米资源量进入中国。
4 12月8日,被誉为“北极圈上的能源明珠”的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
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属于世界特大型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作业区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3万亿立方米,其中富含的凝析油储量约6018万吨。项目共将开采天然气井208口,分布于19个开采区。
到2019年,三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全部建成后,项目每年将可生产1650万吨液化天然气,以及100万吨凝析油,大部分产量将供往亚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