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到百姓的好口碑,克服再大的困难也值得。”6月18日,刚刚获得“2017年度公司级环保先进单位”的
大庆石化水气厂污水二车间主任孙明说。
今年上半年,这个厂污水二车间
污水外排COD指标始终保持在每升30毫克左右,远远低于国家每升50毫克标准。
污水二车间主要负责处理兴卧地区的民用生活污水,年处理量在430万吨左右。车间有员工39人,一个小车间要保证兴卧地区近7万户居民生活污水外排达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既要“踏石留痕”,又要“如履薄冰”,这样的步伐如何“迈”怎样“迈”,是科学也是智慧。
小科技“分分钟”解难题
时刻小心警惕任何与指标有关的生产环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成了车间技术人员的“习惯”。
这个厂实时上传给集团公司及大庆市环保局的数据中,COD、总磷、氨氮等主要指标一旦超标,在线监测立即报警。而COD指标能不能降低,污水中污物能否形成污泥是关键。因为污泥一旦形成,剩下的水就好处理了,否则“泥汤”就会溢流进入调节池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使COD指标不降反增。
细心观察,孙明发现白天时污泥形成得比较好,夜间的形成效果比较差。排除技术原因后,他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污泥脱水厂房距离操作室200多米,无论白天还是夜里,员工去一趟只是看一眼污泥形成效果,不合格就赶紧回来调整工艺后再去看一眼,有时为了看最后合格的那一眼,操作人员频繁往返操作室与污泥脱水厂房之间要1000多米。发现这个问题后,孙明觉得是“白天怎么折腾都行,后半夜人的自然麻痹大意”才是导致效果差的原因。
2017年年初,这个车间在污泥池安装一个全方位摄影头,员工不需要一趟趟跑到现场看污泥形成效果,只需看一眼电脑屏幕,就可以根据污泥形成效果调整工艺操作。原来10多分钟的小跑变成了“分分钟搞定”,而污泥形成得好,使外排COD指标直线下降。“现在的外排COD指标已经达到 每升30毫克,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孙明说。
小改造上阵“神助力”
要治标一定要治本,踏实走好每一步,不仅能赢得百姓的口碑,更重要的是造福后代。
为了使装置更加科学运行,车间根据生产实际对污泥脱水装置进行了改造,更新部分配套设施,同时增加一条污泥脱水生产线,提高工作效率。而此时的总磷指标不合格成了这项工作的“拦路虎”,究其原因都是加药泵“惹的祸”。
原来,在污泥形成过程中,加药泵将外购的配比单一的液体药剂打入
气浮装置时,杂质经常堵泵,维修机泵时药剂无法投放。由于外购药剂配比单一,与实际来水浓度不能完全匹配,都使总磷指标居高不下。为彻底解决问题,车间加装药剂溶解槽,将固体药剂根据需要的浓度倒入溶解槽中自行溶解,然后在重力作用下,经过自流管直接进入气浮装置,杜绝药剂断药现象,最终解决了终水中总磷指标不合格的问题。
在污泥形成后装车输送时,由于输送机装置的空心螺旋轴有50度倾角,在输送过程中常使污泥回落,好比虽然前进3米,但是又退1米,影响工作效率。车间更换螺旋实心轴后,输送效率一下子提高了30%至40%。
“小户口”亮相人心齐
“标”与“本”同步时,保持最重要。风机要保持装置平稳运行,人的因素很重要。车间共有动、静设备134台,如果包机包区工作做得好,绝对是又一次“神助力”。
之前,车间包机包区采取的是每月轮换制。相当于一台设备好多人承包,结果造成设备没有“归属感”:每到月底快轮换时,也是设备运行状态最不好的时候。
2017年3月,车间改变包机包区制度,将设备按照难易等级程度承包到个人,实行“户口制”。在承包过程中党员、骨干有优先承包权,并且可以根据个人能力一人承包多台,承包业绩突出的嘉奖,连续三次排在尾数的承包者,除被考核外,取消其承包资格。
孙俊武承包的是4台风机,主要向生化池的里的污水鼓风送氧。每天早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听风机转动的声音,这使他练就出在轰鸣声中依然能辨出皮带运行的声音。他的“看”的本领最厉害:根据水面泛起水花的大小和范围,他能判断出风机运行得好坏……现在,孙俊武承包的风机已经成了车间的样板设备。
除了设备承包,车间将有可能产生互相推诿的工作全都实行“户口制”。牛志强承包的是加注润滑油。车间大小注油点200多处。从大油桶倒进白钢桶,再到小油壶都是他一个人的活,每天要1000米左右、用2个多小时来完成这项工作,但他却干得轻车熟路。“摸透设备运行的规律,找准加油时间就不难……”“个人承包的好处就是大家都能把自己承包的活儿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班长刘鹏说。
此外,车间还修改了考核制度,对发现隐患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使他们在年底各种先进评选中还具有优先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