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上海石油
天然气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获悉,2018年该交易中心正式运行的第二年,天然气交易量突破600亿立方米(双边,下同),达到604.55亿立方米;实现气量交割(交收)302亿立方米,占全年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10%。
其中,管道天然气成交555.41亿立方米,成交活跃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北地区;液化天然气成交332.9万吨,成交活跃区域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从交易价格看,管道气天然气成交价总体平稳,呈现先抑后扬特征。
管道气价格波动区间在2.0元—2.6元/立方米之间,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在3600元—5000元/吨之间,价格引导作用日益明显,LNG区域标杆价格正在形成。
截至2018年底,交易中心企业会员数量2242家,比2017年底的1592家增长40%,国内外交易活跃会员超过500家。
据介绍,从全年交易情况看,交易中心不仅天然气交易功能得到极大幅提升,而且行业交流和沟通功能、企业信用累积功能、价格输出功能等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市场化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国内国际市场互动活跃,交易中心正渐成行业枢纽。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LNG出厂价格指数、中国华南LNG交易价格指数逐步成为部分企业价格决策的依据,多次为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出具成交价格信息。服务市场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作用正在得到充分体现。
为缓解冬季保供压力,2018年以来,交易中心联合股东单位中海油、中石油等,创新性地推出了天然气预售交易、进口LNG窗口期一站通交易、南气北运串换交易等新模式,为
天然气价格改革政策落地、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作出了积极探索。
尤其在2018年冬供期间,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交易中心与中石油、中海油一道,成功推出了南气北上交易。相关数据显示,从2018年11月1日到11月12日的8个交易日里,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共成交天然气14.2亿立方米(双边),共有28家中石油北方用户参与交易,交收日期跨越从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的整个供暖季,届时将由中海油提供LNG资源,通过中石油的管道从沿海送达。
链接: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既是国家石油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产物,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其于2015年3月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2015年7月试运行,2016年11月正式运行。交易中心有十家股东,包括:新华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申能集团、北京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港华燃气、中国华能,注册资本金10亿元,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