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VCM)是一种具有淡甜味的无色气体,溶于水和大多数的有机溶剂,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此外还可用于生产1,1-二氯乙烯和用作氯化溶剂。
据英国伦敦的Harriman Chemsult公司资料,2006年全球氯乙烯单体产能已达41.50Mt/a,亚洲占50%、北美20%、西欧16%、东欧6%、中东和非洲5%、南美3%。2005年世界聚氯乙烯(PVC)产量大约为3420万吨,推算出氯乙烯单体(VCM)产量为3500万吨,由此计算2000至2005年世界氯乙烯单体年均增速为3.6%。目前美国国内氯乙烯单体价格为41美分/磅(交付价),出口价31.5-32美分/磅(离岸价);欧洲745-760欧元/吨(交付价),出口价875-900美元/吨(离岸价);亚太地区现货价格665-675美元/吨(成本加运费)。
工业上,氯乙烯主要由乙烯为原料制得。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乙烯(EDC),二氯乙烯再经热裂解生成氯乙烯,副产的氯化氢可以返回氧氯化装置生产二氯乙烯。 ABB鲁姆斯对外授权Solvay公司的VCM工艺技术。此外,OxyVinyls、三井化学、欧洲乙烯公司(EVC)也各自拥有专利工艺。EVC公司还开发了乙烷直接生产氯乙烯单体的工艺技术。中国氯乙烯单体生产还采用电石法工艺,乙炔原料经过盐酸化工艺生产,随着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电石法工艺具有更大的投资回报。
著名咨询公司SRI分析,2005年世界氯乙烯单体消费大约为3500万吨,未来4年世界VCM需求将以4%/年平均增幅继续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3800万吨。未来几年大多数产能将分布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将主要满足亚洲需求(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增长,今后4年亚洲将新增产能180万吨,使总产能达到1250万吨/年。中东地区氯乙烯产能将增加30%,2010年将达到170万吨/年,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出口。
北美地区没有新的扩能计划,只有Shintech公司规划的路易斯安娜州Plaquemine一体化乙烯基厂的VCM装置将在2007年中期投产。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使得能源消耗较大的VCM厂变得不经济,所以去年12月陶氏化学公司关闭了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Fort Saskatchewan的VCM厂。
由于氯碱产业链盈利不佳,加上聚氯乙烯(PVC)需求增长缓慢,西欧也没有新增VCM产能项目。最近几年由于氯乙烯行业盈利较弱也推动着包括Arkema在内的生产商进行重组。欧洲唯一扩能项目是Ineos公司位于德国Wilhelmshaven的45万吨/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