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公司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过去12个月,通过最终投资决定(FID)的LNG项目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代表着超过800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相当于当前市场总量的25%。
该报告名为《2035年全球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前景展望:2019年上半年版》,其中指出,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新增供应量将达到6350亿立方米,其中超过半数来自美国(3800亿立方米)。
该报告于9月份发布,是麦肯锡《能源见解》系列的一部分。该报告还指出,到2035年,95%的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来自于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在此期间,将出现超过100个LNG液化项目,总产能约为11亿吨/年,为填补1.25亿吨/年的
天然气供应缺口展开竞争,在这些项目中,仅十分之一有能力通过最终投资决定。
麦肯锡合伙人Dumitru Dediu在休斯敦举行的Gastech 2019上表示:“未来的天然气供应将十分充裕。卡塔尔的LNG项目也在朝着FID稳步推进。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将不及供应增长。对于那些希望在做出FID之前确保需求的供应商而言,将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
Dediu继续表示:“对于单一来源的供应商来说,形势将更加艰巨。而那些拥有资产组合的企业则能够吸收新增产能,并且承担和管控风险。只有那些能够以低于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价格向亚洲市场交付LNG的项目才能够确保最后的落实。”
Dediu将对浮式再气化方案有潜在兴趣的
LNG进口国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LNG代替或补充国内产能(如泰国、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已经具备了相关基础设施;另一类则是仍需要建设基础设施的国家。在后一种情况下,许多人选择直接利用天然气发电,然后通过电网输送电力。在其他国家,例如巴西,则在已经在集中的工业场地附近部署再气化设施并供应天然气。与提高更成熟的LNG进口国的销售量相比,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更广泛的业界参与。
在液化项目方面,Dediu预计澳大利亚Prelude浮式LNG项目所采用的模块化建造手段将继续在浮式和陆上开发项目中推广,Arctic LNG 2和Coral LNG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他指出:“展望未来,单纯的浮式生产解决方案的成本将相对昂贵,因此,浮式、近岸和基于重力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将越来越多被使用,模块化程度的提高使这种综合性解决方案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