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之一,2020-2021年冬季严寒导致的全球性天然气价格暴涨,让这一工作任务更具紧迫的现实意义。
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王能全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谈到了建设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问题。其中,在回顾2020年工作时指出,“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本轮全球性天然气价格的暴涨,暴露了无论是天然气的进口国还是生产大国,面对极端天气时的脆弱和无助,说明了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在布置2021年工作任务时明确提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可以预见2021~2022年冬季及“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和需求将继续增长,从而使得加快建设我国的天然气保障体系,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为此,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从政府到企业,都应花大力气建设我国的天然气保障体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具体要求,让百姓的取暖用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功能定位上,应对极端天气等突发紧急事件情况下的市场供应保障,避免价格的急剧波动,保障百姓正常生活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应成为我国天然气保障体系第一位的、也是常态下的基本目标。体系建设上,应该包括从生产、进口、运输到消费等我国天然气的全产业链,管输、船运等进口企业和城市燃气系统,建设适度超前的天然气商业库存,具备保证短时间管输进口减量、LNG供应紧张或船运不正常、极寒天气带来的需求急剧增加等情况下的用气保障;天然气生产企业,要充分吸收本次严寒天气对美国天然气生产灾难性后果的教训,建设一定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库存,保障在洪水、低温、风暴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天然气的正常生产和应急供应。供应保障上,民用第一,始终坚持民用优先,应成为我国天然气保障体系的最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