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虑川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非技术因素对整个规划部署的影响,积极探索川南页岩气勘探开发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的力量提升川南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速度。”在日前召开的川南页岩气“十四五”发展规划汇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表示,要积极探索川南页岩气的快速高效开发模式。
近年来,川南页岩气勘探开发加速推进。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历年累计投产井数突破1000口,达到1006口,累产气量超340亿立方米,川南页岩气开发再上新台阶。
川南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据统计,截至目前,川南页岩气已累计探明储量1.06万亿立方米,年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和首个“万亿储量、百亿产量”页岩气田,在国内页岩气领域持续领跑。
我国石油央企在川南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中国石油自2006年开始寻找并研究页岩气富集区,2010年钻获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2011年钻获我国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井宁201—H1井,2019年钻获我国第一口百万方级页岩气井泸203井。
胡文瑞指出,要解决页岩气开发成本过高的问题,在试验阶段就要确立低成本路线,通过低成本的发展路子,使深层页岩气开发具有竞争力;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地企双方共同发展的问题,积极支持资源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履行中国石油的社会责任,争取资源地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川南页岩气快速发展。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和明确页岩气产能的接替方式,加快立体开发和重复压裂在深层页岩气开发领域的研究,达到大幅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目的,实现提高采收率和保证长期稳产的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建议,要细化地质评价,在选择井位的时候密切关注原始沉积相带控制、埋深和天然裂缝等因素对深层页岩气开发的影响;要继续加强研究,解决好深层页岩气在钻井和压裂过程中,技术装备不适应高温高压作业环境的问题,做好经验总结,尽快打造可复制的深层页岩气开发模板;要充分认识到非常规油气在同一平面上比常规油气均质的特点,构建适应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组织架构。